裘婵君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 315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脑梗死患者开展奥拉西坦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1年1月,将我院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指标、Rankin评分指标、Barthel评分指标、MMSE评分指标、MoCA评分指标、ADL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NIHSS评分指标、Rankin评分指标,以及Barthel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指标,以及Rankin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MMSE评分指标、MoCA评分指标,以及ADL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指标、MoCA评分指标,以及ADL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奥拉西坦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探讨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在血管循环系统遭遇病理破坏条件下,引致脑部组织的供血供氧生理机制遭遇阻碍,且在临床中具备较高水平的发病率和因病死亡率[1-2]。文章以我院部分脑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了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1年1月,将我院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51-84岁,平均(64.68±8.23)岁。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49-83岁,平均(64.65±8.21)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临床治疗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要将剂量为1.00g的奥拉西坦药物制剂溶解在体积为250.00ml的质量分数0.90%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每天给药次数为1次,持续给药接受治疗时间为3周。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指标、Rankin评分指标、Barthel评分指标、MMSE评分指标、MoCA评分指标、ADL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在P<0.05条件下,判定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中,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参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5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47%(43/46)高于参照组67.40%(31/46),组间有差异(卡方=9.946,P<0.05)。
2.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中,头晕1例,恶心1例,睡眠紊乱1例;参照组中,头晕2例,恶心3例,睡眠紊乱4例。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1%(3/46)低于参照组19.56%(9/46),组间有差异(卡方=3.450,P<0.05)。
2.3两组接受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指标、Rankin评分指标以及Barthel评分指标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的NIHSS评分指标(30.30±2.60)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29.57±2.57)分,组间无差异(t=1.354,P>0.05)。研究组的Rankin评分指标(4.49±0.20)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4.50±0.23)分,组间无差异(t=0.226,P>0.05)。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指标(45.35±11.19)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45.27±11.24)分,组间无差异(t=0.034,P>0.05)。
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指标(6.51±0.77)分低于参照组(11.24±1.36)分,组间有差异(t=20.527,P<0.05)。研究组的Rankin评分指标(2.40±0.44)分低于参照组(3.44±0.57)分,组间有差异(t=9.796,P<0.05)。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指标(73.44±3.20)分高于参照组(60.24±4.57)分,组间有差异(t=16.047,P<0.05)。
2.4两组接受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指标、MoCA评分指标以及ADL评分指标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的MMSE评分指标(16.11±3.00)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16.68±2.97)分,组间无差异(t=0.916,P>0.05)。研究组的MoCA评分指标(15.67±2.68)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16.00±2.83)分,组间无差异(t=0.574,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指标(56.88±5.40)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55.09±5.68)分,组间无差异(t=1.549,P>0.05)。
治疗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指标(24.68±1.09)分高于参照组(19.56±1.75)分,组间有差异(t=16.843,P<0.05)。研究组的MoCA评分指标(25.85±1.53)分高于参照组(20.42±1.96)分,组间有差异(t=14.811,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指标(87.53±3.11)分高于参照组(81.23±4.52)分,组间有差异(t=7.788,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特点,在于起病急骤、临床病情发展演化速度快,以及预后效果获取状态较差,在老年期人口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趋势[3-4]。伴随着基础饮食摄入结构的持续变化,以及基本性工作生活压力的持续加大,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病年龄正在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给我国民众的生命安全状态造成了显著不良影响[5-6]。
本项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脑梗死患者开展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引起临床医生的密切充分关注,并且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结语:
在神经内科临床中,针对脑梗死患者开展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对比为其开展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基础临床指标,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范鸿飞,孙雅丽.卒中单元管理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01):109-113.
[2]李莉,张建荣.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01):181-182.
[3]许冬华,闵志刚,任占云,等.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的相关性[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1,43(01):48-51.
[4]张磊,葛延平.3.0T场强磁共振应用MRA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研究,2021,29(01):151-152.
[5]黄明.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24):77-78.
[6]丁亚丛,郭瑞,刘宇,等.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及CD62P、CD63表达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4):4701-4704+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