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贾玮
[导读] 对戏曲的发展做具体的分析可知其与群众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且戏曲理念在群众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时候,戏曲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戏曲是群众娱乐的重要方式,但是发展到当代社会,戏曲的普遍性有了显著的减弱。就现阶段的调查研究来看,虽然传统戏曲依然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但是其前进的动力明显不足,且逐渐出现了单兵作战、无人问津的苗头。

山东德州禹城市文化馆     贾玮 251200
 
摘要:对戏曲的发展做具体的分析可知其与群众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且戏曲理念在群众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时候,戏曲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戏曲是群众娱乐的重要方式,但是发展到当代社会,戏曲的普遍性有了显著的减弱。就现阶段的调查研究来看,虽然传统戏曲依然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但是其前进的动力明显不足,且逐渐出现了单兵作战、无人问津的苗头。从本质属性分析来看,戏曲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其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其要发展必须要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因此说戏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与群众文化进行融合。文章分析研究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的意义,旨在指导实践。
关键词:戏曲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对戏曲的发展做具体的分析会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戏曲和民间是一个整体,即“民间戏曲”。现阶段,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如《窦娥冤》《牡丹亭》《琵琶记》等均是对寻常百姓生活光景的反映,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实现优秀戏曲作品的更大范围传播,这不仅能够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和体验,还能够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帮助。对发展到今天的戏曲作分析会发现其整体状态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深度不够,所以戏曲文化的影响范围相对狭小,其后续发展动力也呈现不足的现状。为了进一步地发展戏曲文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事业发展,加强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一、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对现阶段的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做分析可知,其现状表现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1)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基本框架具有完整性,但是涉及的地域不够广泛,所以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呈现了一种明显的地域封闭性状况。这种状况对二者的融合发展与进步非常不利[1]。2)戏曲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群体断层的现象。戏曲的艺术特点突出,不同群体对其的热爱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就目前的分析来看,中老年朋友对戏曲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其对戏曲有一定的热情。至于青少年,因为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其无法欣赏和理解戏曲,所以对其有排斥的情况,这使得戏曲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3)地方性戏曲在积极带动方面的表现比较弱。4)快餐文化挤占了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融合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具体措施
        在目前的社会实践中,强调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对戏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复兴也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实践中强调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价值巨大。基于现状做讨论研究,要做到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在实践中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是需要增加投入,扩大地域宣传[2]。就此工作的具体开展来看,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强调:1)需要充分重视戏曲文化,并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使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


在工作实践中,相关机构和文化部门需要不断地深入和拓展戏曲在城镇活动的形式以及内容,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戏曲表演,同时也要让群众参与其中,这样,戏曲文化的传播基础会更加雄厚。随着戏曲文化的不断传播,群众对戏曲的理解和认知加深,戏曲活动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行为之一。2)需要积极地进行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渗透。贫困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设施等基础建设比较的薄弱,为了在该区域积极地开展戏曲文化推广和传播活动,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这样,戏曲会逐渐地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为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的重要艺术形式。
        第二是需要鼓舞年轻一代,延续戏曲传承[3]。戏曲文化的创城和发展不仅需要强调传统,更需要追求创新,这样,戏曲文化才会更具生命活力。年轻一代是未来社会的主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展演活动让年轻一代看到戏曲的魅力,使其有传承戏曲文化的意识和想法,这样,戏曲传承会成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目标。另外,利用优质偶像实现戏曲传承,这对于年轻一代的鼓舞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比如电视节目《国风美少年》、《上线吧,华彩少年》等均有传统戏曲文化的涉及,节目中的优质偶像为年轻一代传承国风文化树立了榜样,所以现阶段,年轻群体中喜欢戏曲,传承戏曲的参与人员在不断的增长。
        第三是需要正确的理解和适应群众文化,对地方戏曲的发展报以支持态度[4]。就我国的戏曲发展来看,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好审美差异诞生了诸多地方戏曲,比如秦腔、黄梅戏、豫剧、越剧等,这些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是地域的文化根基,所以在地方戏曲的发展中,必须要明确其文化根基。在文化根基明确的基础上,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喜好,然后在做相应的发展与传承,实现自我的改进和完善,这样,戏曲和地方群众文化的适应性效果会更加地显著,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效果会显著提升。
        第四是需要做到全民创新,将戏曲文化元素在文化产业中进行融入[5]。在戏曲文化的群众文化的融合中,强调全民创新,实现戏曲元素在文化产业中的融入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价值。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将戏曲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其生命力表现会更加旺盛。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可以将戏曲文化融入其中,比如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老九门》《鬓边不是海棠红》等,其中都有京剧的融入,这使得观众在看剧的时候加深了对戏曲文化的了解,由此实现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对于戏曲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也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实践中强调二者的融合发展现实价值突出。文章对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现状和措施做分析,对实践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莹.探究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J].明日风尚,2019,000(005):P.88-88.
[2]朱弈奕.群众文化推广的有益探索——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的融合[J].戏剧之家,2019,304(04):249.
[3]叶青青.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价值与路径[J].中文信息,2020,000(004):291-292.
[4]赵金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融合[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0(011):170-171.
[5]崔元清.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探讨[J].戏剧之家,2018(20):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