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发诗歌在孩子心田徜徉——浅谈指导学生创作现代儿童诗歌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林柳
[导读]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是孩子内心世界纯真、童趣的反映,往往洋溢着儿童情趣。在指导孩子写儿童诗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对此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也略尝到了一些成功的甜头。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第四小学 林柳   526300

摘要: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是孩子内心世界纯真、童趣的反映,往往洋溢着儿童情趣。在指导孩子写儿童诗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对此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也略尝到了一些成功的甜头。
关键词:儿童诗歌;特点;朗读;仿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如何上好每一节诗歌,让儿童诗歌在孩子心田徜徉,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以儿童诗歌打开心扉。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方向。
        一、了解现代儿童诗歌的特点是前提
        我们在指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时,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一下儿童诗的特点,消除儿童诗的神秘感,学生写起来就不会无从下手了,从而对学习写儿童诗的欲望和兴趣也大大地增强了。我认为就小学生年龄特点而言,只需要了解儿童诗的以下一些显著特点就行了,不用太多的讲解,以免打击学生学习儿童诗歌的热情。
        1.儿童诗是分行写的,每行字数不限。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这是儿童诗和普通习作在格式上最明显的区别。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最直观的方式,用把诗歌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特点。
        2.儿童诗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3课《秋晚的江上》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一个“妆”字,形象写出了芦苇被斜阳染成红色的画面,既写出了斜阳下芦苇的颜色,又赋予斜阳人的情感。
        3.儿童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押韵。儿童诗歌语言清新又充满童趣,读来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这也是儿童诗歌能吸引小读者的一大法宝。
        二、朗读是学好现代儿童诗的基础。
        诗歌是世上最美的音符。你是怎样朗读诗歌?逐字逐句朗读,直到能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你们是这样读儿童诗是没有味道的,读儿童诗,应该以“读”为手段,侧重读出以下的韵味。
        1.读读灵动的形象,想象文字的跳跃美
        《花牛歌》这首儿童诗意境优美,而且非常贴近生活,把花牛那种活泼淘气的样子描绘的淋漓尽致,诗构成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画面。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聚焦诗歌中的一个个动词,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还原诗中灵动的花牛形象。
        2.读读纯真的童心,触摸文字的情趣美
        在教学的过程,如果我们用心地一句一句品读下来,就会与诗中散发出的童心产生和谐的共振、共鸣。如在朗读冰心奶奶写的《繁星(2)》时: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我们可以在朗读前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童年曾发生过哪一些有趣或难忘的事,唤起学生的记忆后,再配合班得瑞的纯音乐《童年》,才让学生读这首诗,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每一只优美的文字中去,读起来自然就充满了情感了。



        三、仿写学好现代儿童诗的关键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语文文笔功底薄弱,想写好一首诗并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万事开头难,在教学生学习写儿童诗歌时,我们可以适当的让学生模仿写诗。不仅能降低写诗的难度,而且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写诗的愿望。仿写就是指仿照例句写句子,要求修改后的句意与原句意相符,且词性对仗工整。在语文课的诗歌教学课堂上,我会精心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诗句,让学生尝试着去仿写。如儿童诗《摇篮》,我先通过课件出示:“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这些诗句的结构和诗中各种事物的联系,让孩子找出这些诗歌的特点。再以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继续补充句子:“花园是摇篮,摇着,风儿轻轻吹,。妈妈的手是摇篮,,歌儿轻轻唱,。”一位学生说:“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了。”另一位学生说:“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弟弟,歌儿轻轻吹,弟弟睡了”然后我再增加难度,创设情景。“下课了,铅笔宝宝回家了。铅笔盒是,摇着。”最后,我直接出示“是摇篮,摇着,睡着了”其中一位学生说:“蓝天是摇篮,摇着云宝宝,风儿轻轻吹,云宝宝睡了。”多么美的想象和意境呀!仿写能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慢慢飞入诗歌的神奇世界里去。
        四、抒发真情是创作儿童诗歌的突破口
        儿童诗的主题包罗万象,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一草一木、一思一悟……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儿童诗歌的灵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创作儿童诗歌时,可以脱离生活,脱离真情实感。任何好的文章都是内心最好的写照。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诗时,一定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抓住最触动自己的某个场景或感悟去写。班上有一个学生在秋收时节回乡下看望爷爷,看到爷爷站在稻田边的那一幕有感而发,禁不住写下了:伫立一片到田间/微风徐来/夹着泥土稻花的香/一阵一阵/飘得很远很远……/风停了/夕阳下/爷爷弯腰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稻花正笑的得一片灿烂/一片稻田一处风景……班上另一位同学在参加2019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广东地区)活动初赛诗时,以一只旧书包为题,写下了这篇儿童诗:我曾是一只外型炫丽的书包/当年还是小小人儿的小主人/就那么一瞥/便选定了我/我最爱趴在小主人背后/听小主人哼着欢快的歌/一蹦一跳迈向学校/那时我们的心贴得那么近/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主人慢慢长大了/我的身子越来越沉了/不知何时起/我再没听到小主人的歌声了/他总是默默背着沉重的我/脸上写满了忧伤/我知道小主人终会把我遗弃/可我只想他能快乐/再哼起那支本属于我俩快乐的……/我看到她的这篇诗歌后,整个人都被惊呆住了,我想不明白小小年纪的她为何有这么大的感触。后来我了解到那只旧书包是她爸爸送给她的第一个书包,可爸爸一年前患病走了,她妈妈对她关心不够,只会关注她的成绩。正是因为真情流露,她这篇作品在十万篇作品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省诗歌比赛活动的决赛入门券。
        想要指导好学生写好毎一首现代儿童诗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每一位语文老师能充当生活的有心人,在儿童的心中播下一粒诗歌的种子,诗歌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艳丽夺目的鲜花。
参考文献:
1.《小学童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者:胡文杰
2.《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养的而培养》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扈中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