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 穆思宇 赵晗 陈璐 施琪 116000
2019年1月,新冠肺炎在中国武汉彻底爆发,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数高达惊人的1188913人。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穿着封闭不透气的防护服。为防止浪费防护服,医护人员穿着成人尿不湿,姑娘们也剃去长发。“穿防护服的要求完全不透气,每次工作结束,都是浑身湿透,十分难受。”由此可见,医用防护服的改良是必要且急迫的。其中,提高医用防护服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尤为重要。
1.新冠肺炎的防范方式
1.1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的半径通常不小于2.5微米,于是大部分飞沫的传播距离在1米之内,但之后便会落于物体表面成为接触传播的来源。当飞沫半径小于2.5微米时,其中水分蒸发后成为气溶胶。长时间处于气溶胶浓度较高的封闭环境中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中抵抗力低下人群更加易感。[1]
1.2防范方式
由于呼吸道分泌物与排出的代谢物及其病理性的产物往往与口腔中的唾液相混合,口腔内容物均被视为有传染性。喷嚏、咳嗽和说话时飞沫的主要产生方式。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飞沫传播的基本法则之一。[2]在与患者的距离不足1 m时,口罩防护的效果不佳,与患者的距离不足2m时,N95防护效果较好,在2 m以外,一般口罩和N95口罩均可起到防护作用。[3]
除此之外,为避免接触传播与气溶胶传播,应减少暴露的机会,限制存在气溶胶房间的人数,并对该房间进行通风、消毒等。[4]
2医用防护服的要求
2.1医用防护服的性能要求
由于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被感染者的唾液、痰液、血液、体液均为污染源。所以对于针对主要由飞沫传播的病毒的防护服,要求具备过滤阻隔性、抗菌性、防水性、防油拒水性、透湿性及抗菌性等性能。
2.2医用防护服的材料要求
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备基本的阻隔病原体的性能。与此同时,也应注重防护服材料的舒适性,如透气性、吸湿性、柔软度、轻盈度等。另外,还要注意服装材料的耐热性、强度和耐腐蚀性等。
2.3医用防护服的结构要求
医用防护服主要应用于医护工作者的工作中,因此医用防护服的结构除应该满足医用防护服的基本性能之外,也应满足工作需求,具有便于穿脱、便于活动的特点。不采用装饰、活体结构等。布局设计合理。
3.医用防护服的材料选择
复合膜材料不但可提高阻隔效率,还可有效地提高医用防护服的力学性能。复合膜包括SMS透气膜非织造布材料和PE膜等。SMS非织造布抗拉、隔菌、防水、透气;覆膜非织造布不透气、防水、隔菌效果好;透气膜非织造布是最高级医用防护服材料,这种材料能够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及防水防油,且具有微透气性能。[5]
选择复合膜材料中的SMS复合膜非纺织材料作为防护服的主要材料。活性炭纤维材料,它具有质轻柔软、高强度、耐高温、高导电导热、抗酸碱腐蚀等特性,且能释放远红外线及负离子,具有蓄热保温、除臭抗菌、吸湿透气、抗静电、抗电磁波之功效。能够提高医用防护服的安全性及舒适性。[6]
4.医用防护服的结构
医用防护服的结构分为连体式防护服和分体式防护服。连体式防护服可有效限制内外部空气流通,但其在实现高防护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会产生闷热不透气等问题。分体式防护服十分便捷,但其密闭性不足,安全性不高。
为使防护服密闭以保证其安全性,该防护服采用连体式防护服的结构,并将细节处结构进行改良。
4.1头部设计
面部对飞沫的阻挡十分重要,眼、口、鼻、耳均应受到保护。将面罩与防护服帽子相结合,平行松紧带进行固定,方便近视的医护人员穿戴近视镜。
4.2门襟设计
为提高防护服的安全性,增加门襟数量,在原有门襟的基础上增加对称门襟。减少病毒进入到防护服内部的可能。
4.3足部设计
目前市场上的防护服大部分采用鞋套与防护服分离的款式。将鞋套与防护服一体化,足底镂空,可以起到穿戴便捷、防滑安全的效果。
5.结论
我国医用防护服的结构与材料仍需要大量人才,提高防护服的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尤为重要。防护服相关的辅件、辅料的开发利用非限制了医用防护服的设计发展与功能开发。.作为服装设计人员,我们不仅要积极地关注和研究防护领域的开发利用 ,而且要设计出更加便捷舒适、功能性更佳、更加人性化的医用防护服装,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吴安华,黄勋,李春辉,李六亿.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5(2):99-104.
[2]杨正时.流感的飞沫传播与其防治[J].中国微生物学杂志.2010,5(2):186-189.
[3]王爱萍,徐磊,刘娟,李闯.基于三维物质点法的咳嗽飞沫传播轨迹及防护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3):222-216.
[4]李广文,李惠,李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医院防护标准(七)——生物气溶胶的防控[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0(2):164-168.
[5]王玉红,孙丽霞,杨彦霞,张婷婷.医用防护服的制作优化分析[J].山东纺织科技.2020(5):11-14.
[6]历谦,杨璞叶,许晓民,李龙.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舒适性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20.20,34(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