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运用有效性研究 顾林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顾林银
[导读] 历史故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产物,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或人物的讲述,描述了某个社会的文化形态。讲述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历史进程及事件发生背景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云南省昭通市雄镇县林口中学 顾林银  657204

摘要:历史故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产物,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或人物的讲述,描述了某个社会的文化形态。讲述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历史进程及事件发生背景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运用;有效探究
        引言
        在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中,受到历史学科特点的制约,历史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已经成为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新课有效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对整节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用一个有悬念的小故事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真相的欲望,从而把学生有效带入新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导入新课所用的悬念故事内容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故事内容与新课内容高度相关。如果教师选择的故事内容与新课内容关联度不高,在从讲故事环节转入新课教学活动时,极易出现两者衔接生硬的现象,让学生产生教师在强行转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感觉,无法在不知不觉间有效导入新课内容。其二,故事内容要合情合理。如果教师为制造悬念而故意选用一些如哗众取宠、夸大其词、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故事,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其在实质上却违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无法达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寓育人于教学中”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提升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将适得其反。
        二、讲故事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一节课大约是四十五分钟,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往往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开始下滑,精神状态也出现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状况,这时便是教师讲故事的最好时机,通过讲故事可以让这一部分精神涣散的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不仅如此,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适当休息,古人云“宽严相济”,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全程都保持高压、高速的教学节奏,那么不仅学生难以承受,就连教师本身也会感到疲惫不堪,借助讲故事可以给教师和学生调整自己的缓冲时间。除了在学生精神涣散时讲授故事以外,如果学生学习状态火热,对于教师的问题反馈非常及时甚至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讲授几个历史的小故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其不至于过分紧张。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在实际应用当中尝到了历史故事讲授的甜头,便忘记了原则,没有考虑讲授故事的节奏和频率,甚至于每节课上都要讲多个故事,不仅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也会让学生对课程专业性产生质疑,除此以外还会让学生对故事产生依赖和挑剔心理,如果这节课教师没能准备故事或者准备的故事不够多,那么学生的精神状态的涣散就会比以往来得更快更严重,而教师为了迎合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准备故事的素材,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讲授历史故事应当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依赖故事的作用,而是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绝对不可以喧宾夺主。
        三、历史故事引发思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课堂基本上为45分钟。而受到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制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自始至终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难以始终充满热情。例如,在教学“内战爆发”的过程中,教师就选择解放战争中的“刘伯承拄拐”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历史故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历史课堂的氛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历史故事的引入,还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等,最终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历史故事的时候,必须注重故事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密切结合,并把握好应用分寸,一定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以免影响教学进度,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历史故事结尾
        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结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回顾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但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在进行结尾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历史故事的方式,设置悬念,使得学生在历史故事的帮助下,获得更多的新鲜感,并在历史故事的引导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最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为例,教师在结尾的部分,就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组建与瓦解”的历史故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二战时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发展壮大与溃退、瓦解,通过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衰体会二战的整个过程。如此一来,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学生如果能够深入其中,便可以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小康.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3):37.
[2]褚夫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06.
[3]白红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N].发展导报,2018-07-06(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