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法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郭桂蓉
[导读] 法治是一种凌驾法律之上,严谨依据法律处事的方式和原则,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式,对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此,在当前新的教育时期下,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势,不断推动学生法治意识的深化,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知法、懂法、守法,使得学生在未来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广西横县横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郭桂蓉  

摘要:法治是一种凌驾法律之上,严谨依据法律处事的方式和原则,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式,对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此,在当前新的教育时期下,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势,不断推动学生法治意识的深化,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知法、懂法、守法,使得学生在未来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新时期;法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
        前言:在国民教育中,法治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就接受法律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品质及三观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当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的推动下,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在法治意识培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科的育人性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使得理想当中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展现。
        一、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治往往是公共规则和规范的核心[1]。借助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也可以使得学生对自身责任进行明确和履行,对自身权利进行维护,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保障的作用。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法治的观念,让其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生命的思考》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程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你的思想当中,你认为‘生命’究竟是什么呢?”让学生先围绕着自然对生命浅层次的含义进行概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冲动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如中学生杀母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思考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还可以结合时事,利用两会有关未成人犯罪处罚年龄下调的热点和资料进行出示,使问题讲述更具说服力,让学生懂得应该尊重和珍爱生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使得学生懂得违法必究的道理。
        二、引入教学案例,培养法治意识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就是非常强的[2]。所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为了使得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培养,教师也应该采取引入教学案例的方式,使得课程的氛围得到调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集中专注力,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例如,在讲解《依法行使权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案例——“辱母伤人”这一案件,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频当中对这一事件产生全面的理解。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着视频进行内容的设置。


如1.在案件当中,催债人主要对苏某某本人哪些权利进行了侵犯?2.于某将催债几人捅伤,甚至导致其中一人休克致死,侵害了几位催债人怎样的权利?3.法律当中对于公民权利有着什么样的规定?4.在权利受到他人侵害时,以暴制暴是否是一个好的方法?会获取到法律的原谅不受到惩罚吗?让学生对催债有理的常规想法有深入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畅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得学生对催债、欠债不还、杀人等行为的对错原由有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对如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通过结合案例分析说明,循循诱导,使得学生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得到锻炼。
        三、引导自主探究,培养法治意识
        在课程教学当中,为了促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构建,教师也可以结合争辩性的内容让学生采取辩论的方式找寻答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识的增强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法定义务这个内容时,使用以下材料:李某是李家抱养的儿子,长大后,亲生父母找到李某,要求李某尽到赡养义务。有人认为不应该赡养,有人认为应该赡养。教师把学生划分成两个小组,按照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可以找寻一些法律知识来立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有关法律规定,理解法律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要学会从法律角度去考虑问题,实现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四、结合社会热点,培养法治意识
        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结合社会热点,在课程教学当中为学生模拟法庭的场景。通过模拟法庭课,在其中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提高[3]。例如,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常见法律案件,比如孙小果杀人案,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法庭庭审过程,认识杀人行为法不可容,必然会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以此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又比如“徐玉玉被骗案”,可以有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分析徐玉玉被骗的原因,让学生不断分析和探究中明白,每个人在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时,要多从法律角度考虑分析,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辨别能力,懂得运用法律更好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通过案例分析学习,使得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增强,收到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
        结论:总之,在当前的新时期下,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使得学科价值得到展现,将守法的思想观念根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得学生在未来获取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从树立法治观念、引入教学案例、引导自主探究、结合社会热点等几个方面,使得法治意识的培养得到实现,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进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21,(04):127-128.
[2]祁万英.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探究[J]. 学周刊,2021,(04):141-142.
[3]邓小芬. 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之我见[J]. 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