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渠县临巴镇第二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5215
秋季到了气温也会变得更凉了,而且感冒也开始多了,如果连续咳嗽达到一周的时间就要考虑支气管炎了。秋天,气温变化冷如不定,很容易出现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秋季支气管炎的防治。
一、认识支气管炎及其发生的原因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发生炎症所引起的一些情况。支气管不断发生膨胀并大量积聚黏液,使呼吸变得更加困难。支气管炎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的,两种类型的病因和治疗也有所不同。急性支气管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先有感冒或是流感,然后出现干咳,至少要持续五天左右,最多会不断干咳有三周之久。大概咳嗽几天后痰液颜色变得发灰、发黄或是发绿。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说是非常严重而且没有办法可以治愈的一种肺部疾病,它的主要表现就是不断咳嗽,这是支气管炎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信号。据统计,每天会有5%的成年人发生支气管炎疾病,而会有90%到医院接受治疗。
当发生支气管炎时,肺部的主要通气管道,也就是支气管会发生肿胀。这种肿胀多是出现在支气管有炎症时或是发生感染时,多是因为感冒或是流感病毒而引起的。据有关数据统计发现,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会有85%到95%发生急性支气管炎都是病毒造成的,剩余部分是因为细菌引起的。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是感冒和流感引发的支气管炎,那我可以多加注意阻止这种气管炎的发生。其实感冒和流感多是因为上鼻呼吸道上皮发生感染引起的,这种感染我们时无法控制它不波及到下呼吸道的,也就是支气管,因为气道间彼此都很近。因为支气管炎多是由感冒和流感病毒引发的,所以表现症状多是喉咙痛,流鼻涕,还可能会出现低热和全身疼痛等,
二、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
1、镇咳类药物主要是用于干咳类病人的治疗,多使用喷托维林、右美沙芬、二氧丙嗪和苯丙哌林等。
2、化痰类药物主要是用于痰多病人的治疗,多使用羧甲司坦、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以及溴已新等。
3、平喘类药物主要用于病人气喘的治疗,多使用的药物有特布他林、沙美特罗、氨茶碱、沙丁胺醇以及异丙托溴铵等。
4、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灭致病菌的重要药物,多使用的药物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等。
5、中成药:支气管炎很多都是慢性的,而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中成药的药效比较好,而且岁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比较小,所以很多人会选用中成药来治疗支气管炎。多使用的中成药有虫草清肺胶囊和固本咳喘片等。
这里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而且如果联合使用药物治疗时,也要分清病人的症状,在对症用药,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治疗和缓解病情。
三、如何预防支气管炎的发生
1、戒烟:支气管炎的发病多离不开天气、烟尘、受凉、过敏以及环境污染等,患有支气管炎的病人平时要注意多开窗通气,确保室内环境与空气清新与干净,吸烟的人要远离支气管炎病人,而如果自己患有支气管炎同时还有吸烟爱好一定要戒烟。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还可多按摩涌泉穴,都可预防支气管炎的发病。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改善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通过身体抵抗力的提高而减少支气管炎的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每天早晚多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可适当的快走或是慢跑,注意节奏不要引起自己呼吸急促变快等。其实支气管炎病人经常练气功或是打太极是非常好的一项健身项目,这两种运动可以使全身关节都处于运动状态,有效提高身体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
这里要注意,秋季进行室外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和时间添减衣物,锻炼也是循序渐进的,有的人知道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了就开始大力运动,也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其实这样是很不可取的,锻炼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要慢慢增加锻炼时间的运动强度,必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但锻炼必须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的,这样才能起到运动健身的效果。
3、注意饮食调养:饮食口味太重不仅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也会影响支气管的健康。秋季对于支气管炎的预防一定要做好饮食调理,要保证饮食清淡,而且要营养均衡易消化好吸收,比如可常吃米粥和面条等食物,建议支气管炎病人每天都喝适量的鲜奶,保证营养的供给与补充,但同时要注意一点,饮食必须均衡,注意营养摄取的同时也不能太过着急,饮食要规律,有节制,不能一餐吃太多,应该少食多餐,不能增加胃肠功能的负担。其实所有人的饮食都忌暴饮暴食,这样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身体健康。还要注意一点,患有支气管炎的病人不要吃太过油腻和辛辣燥热的食物,生冷食物也不要吃。
4、注意保暖:秋天变凉后,很容易发生感冒,进而会引发支气管炎,所以秋天一定避免发生感冒,这也是预防支气管炎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气温变低后支气管会受到一种慢性刺激,如果发生炎症,就会咳嗽和气喘等,支气管炎会增加病人生活中很多不便,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及早做好预防。
支气管炎并不是小病,如果得了以后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正规的系统治疗,不要觉得自己没啥症状就可以不予治疗,而且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治疗,这样才能确有效避免疾病的复发,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