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期   作者:章慧敏
[导读] 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头痛病人中的治疗效果。

        章慧敏
        如皋市中医院脑病科 江苏 南通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头痛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入住如皋中医院的头痛病人共计50例。根据抽签法,将所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磋商组,各有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磋商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磋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头痛病人干预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疼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头痛;治疗效果

前言
        由于致痛因素的刺激,病人的头颅痛觉纤维会产生明确的动作电位,如果经由痛觉传导通路向病人的大脑皮质传递,就会表现出头部闷痛、持续性沉重感或压迫感等症状[1]。按照中医辨证思维来看,头痛应属“脑风”“头风”等范畴,主要是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等因素造成。虽然通过常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容易使病人产生依赖性。为了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在整体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对病人实施健康、有效的中医护理[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50例头痛病人,经临床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如皋中医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法的原则,将50例病人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25例,包含男性病人16例,女性病人9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2±4.65)岁,病程1~9年,平均(3.54±0.74)年,发病原因:眩晕12例,胸痹5例,心衰4例,促脉症3例,其他1例。磋商组25例,包含男性病人17例,女性病人8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7±4.59)岁,病程1~8年,平均(3.49±0.68)年,发病原因:眩晕11例,胸痹6例,心衰3例,促脉症3例,其他2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分析,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满足原发性头痛的确诊标准;②病人年龄≥60岁;③病人神志清晰,具有正常的表达和阅读能力。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病人;②具有严重并发症者;③恶性肿瘤者;④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磋商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具体方法包括:①路径制定:入组后,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促使医护人员明确掌握病人的病情状况、疼痛程度等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病因,制定针对性护理路径[3]。②情志护理:在日常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为其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运用移情调志的办法,帮助病人消除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进而实现气血、阴阳的平衡。③饮食调理:针对不同证型的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遇肝阳上亢者,应增加白芍、芹菜、绿豆等食物的摄入;如遇气血亏虚者,应增加红豆、山药、大枣等食物的摄入[4]。④运动指导: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可督促病人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增强机体的御外能力。此外,还可用生姜水泡脚,提升病人机体的恢复能力。⑤中医针灸:分别取风池、百会、太阳、合谷、太冲等穴位,局部消毒后,进行针灸操作,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症状。
1.3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5]:显效:病人的疼痛强度显著降低,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人可正常开展日常生活及工作;有效:病人的疼痛强度、头痛发作次数等情况有所缓解,但仍会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无效:病人的疼痛强度、头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头痛发作时间甚至有所延长。
1.4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 SPSS 23.0,分析并处理临床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或X2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后,磋商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00%;经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4.00%。两组对比,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头痛病人的临床效果(n,%)

3 讨论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来看,形成头痛的主要诱因有两个:一是外感,二是内伤。为了予以病人明确治疗,还应该明辨病人的发病原因,借助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相关措施,对病人实施针对性干预。
        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磋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头痛病人的临床干预,能够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通过路径制定、情志护理、饮食调理、运动指导、中医针灸等方式,向头痛病人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消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加速其康复及预后进程。
        综上所述,在头痛病人干预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疼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参考文献:
[1]邢晶晶.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4):1801-1803.
[2]罗永梅,李静,李葆华.对医护人员出血性卒中患者头痛管理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6):677-680.
[3]陈玉,崔欲薇.围绝经期女性偏头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0):19-21.
[4]李巧萍,彭小苑,胡艳萍, 等.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9,40(19):2799-2802.
[5]李陈芳.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实践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