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期   作者:张诗琪 陆汝燕 吴雯静
[导读] 目的:体会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护理标识干预的价值
        张诗琪  陆汝燕 吴雯静
        昆山市中医医院, 江苏 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体会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护理标识干预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6-2020.6 9内5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管理)和观察组(27例,护理标识管理);观察护理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26.0%的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中开展管理工作,建议采纳护理标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标识;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建筑业飞速发展等诸多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骨折成为临床常见疾患,且发生率呈逐年攀升趋势。而老年患者年龄大,绝大多数患者还伴有骨质疏松,因此成为骨折的主要发生人群[1]。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手术成为临床治疗老年骨折的主要措施,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在手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应激反应增加,若护理措施不当,极易诱发诸多护理风险事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延长患者骨愈合时间[2]。为体会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护理标识干预的价值,特将我院2019.6-2020.6 9内50例老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6-2020.6 9内5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12例男、11例女,年龄61-83岁,均值(71.78±10.36)岁。观察组(27例):13例男、14例女,年龄60-83岁,均值(71.66±10.52)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术前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措施,将手术治疗措施以及安全性详细向患者讲解,有效减轻其焦虑及紧张情绪;后对患者具体病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术后协助患者翻身,及时拍背,定期对床单进行更换,有效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护理标识:(1)健全规章制度:对科室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操作规范等制度进行建立并健全,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例如安全防护知识、应急预案等。(2)掌握护理标识:指导护理人员对老年骨折患者风险原因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对患者病情状态开展个体化评价,从而强化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对影响老年骨折患者安全因素进行总结,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标识进行学习,确保其了解不同护理标识的颜色、图案和文字所代表的风险等级与意义。(3)病房护理标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设计并制作护理标识,在不同位置悬挂针对性的标识,并在标识上配合适并简洁的图文解释,提示护理人员展开工作并警示患者行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在其床尾悬挂黄色标识,代表“用药禁忌”,并在标识上明确注明“禁用葡萄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在其床尾悬挂红色标识,代表过敏,并在标识上明确注明“青霉素过敏”。(4)护士站护理标识:护士站可以作为标识专区,内容包括预防跌倒、预防院内感染等,在各区域张贴文字与图形作为警示标识,确保护理人员更好的开展风险防护工作;在日常护理中加固患者床档,避免其坠床。协助康复期骨折患者离床并开展适量的活动,预防跌倒;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对其给予针对性的下肢活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3]:评价量表自制,分别从环境质量、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安全等方面评价,单项分值0-10分,评分高、护理质量好。
        风险事件发生率:主要从跌倒坠床、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几方面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护理质量
        经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护理质量

3、讨论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渐完善,致使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而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下降,绝大多数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就成为了骨折多发和主要发生人群[4]。同时老年患者各器官逐渐出现衰竭,在高血压、糖尿病等诸多基础疾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血管弹性变差,加之手术操作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均会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循环的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年骨折患者在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加之患者年龄大、身体协调性逐渐下降,因此在术后住院期间极易出现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导致护理质量整体降低的同时护理安全性也明显下降[5]。可见,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寻求一种科学、有效且安全的护理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此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26.0%的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护理标识干预的价值。提示:护理标识是临床优质护理模式,更是对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提前对老年骨折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可强化护理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其应用护理标识的能力;在病房、护士站悬挂并张贴护理标识,可确保护理人员及时识别风险[6];并借助对应的警示来很好的规避部分风险行为。
        综上所述,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护理标识干预价值显著,可有效减少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值得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品.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3):349-350.
[2]黄玲慧.探析护理标识应用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观察[J].饮食保健,2020,7(16):128-129.
[3]严雪梅,肖志强.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37-38.
[4]邢秀丽.护理标识风险管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天津护理,2018,26(6):743-744.
[5]彭子珊.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9):167.
[6]张守翠,安翠艳,王佩琼.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