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1期   作者:王兰英
[导读] 对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等进行综述
        王兰英
        柳州市社会福利院  广西柳州  545007
        摘要:对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护士评估、减少临终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对生命历程的正确认识,减少不良情绪,安然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关键词:临终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综述

临终患者是指在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医学上治愈无望,估计存活期在6个月内的患者。多数为癌症晚期、器官衰竭、基础疾病合并危及生命疾病者等其他濒死状态者。通常因疾病的影响,他们要面临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折磨。对临终患者开展综合性心理护理,提供舒适照护,尽可能地减少痛苦感受,帮助他们以坦然的心态走向生命的终点,保证无遗憾安然离世。现综述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医疗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1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反应和分期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库布勒·罗斯博士的研究表明,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主要经历五个阶段,分别为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协议与祈求期、抑郁期和接受期。并非每一位患者都会经历所有阶段,也不是这些阶段遵循出现的先后顺序规律[1]。处于否认期的患者一般是刚知晓自己濒临死亡的消息,心里感到震惊或麻木,表现为对死亡难以接受或拒绝接受,会一直反复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医生说的这种情况一定不是我”,或者认为“诊断有问题”,会多家医疗机构一再验证既定的事实。愤怒期患者多表现出生气、激怒,即使是亲朋好友探望或医护人员接触时,情绪也易激动,脾气暴躁不能控制,伴随不良的激进性或攻击性行为。进入协议期的患者会向外界或自己提出一系列交换条件,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性格逐渐和善,积极配合治疗,试图延缓生命进程。忧郁期,患者有强烈的失落感,情绪低落,伴随悲伤、哭泣和沉默等情绪反应。处于接受期的患者已经接受死亡的事实,睡眠时间延长,喜欢独处,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2  心理状况评价指标
        2.1 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2]含20个项目,4级评分。其中项目5、9、13、17、19为反向评分题。评定结束,把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然后乘以    
1.25,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 2 抑郁自评量表(SDS)  SDS含20个项目,4级评分,其中项2、5、6、11、12、14、、16、17、18、20为反向评分题。评定结束,把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然后乘以1.25,用四舍五入法取得整数部分作为标准分。标准分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3临终患者心理状况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3.1患者因素  从我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念上来说,大部分人认为“死”是不吉利的,尤其对于临终状态的病人来说,一旦提及死字,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3]。他们通常不愿意面对死亡问题,对死亡的到来感到害怕、恐惧。影响程度还受自身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年龄、阅历、身心状况和经济基础等条件限制。
        3.2 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态度  不论是病人还是受过正式医学教育的医护人员,都会受到传统文化和对死亡未知的影响[4]。医护人员正面死亡的态度有利于临终关怀服务理念的贯彻执行,包括有效进行死亡认知教育、疼痛干预,做好对进食、大小便、睡眠等基础护理的管理等。
        3.3 家庭及社会支持 对治疗无望的临终患者来说,一味不惜代价的治疗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平静、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去是更好的选择。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需要亲人或朋友的陪伴,需要得到身体的安抚和心灵的慰藉。张洁等[5]通过对68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进行临终关怀培训的家庭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心理影响。


        3.4 疼痛程度 临终患者躯体的疼痛,极大地影响着其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重视对疼痛症状的控制,就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最好的人文化护理。
        4 临终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
        4.1死亡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死亡教育,建立临终关怀新观念,从而改善“乐生恶死”的传统认知[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因人而异,个性化地进行死亡知识宣教。可以从患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接受能力等方面入手,注意沟通时机,以患者及家属能接受的方式完成临终知识的讲解。是否将病情告知患者,需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取得家属同意,保证多方口径一致,促进患者坦然面对死亡,提高生活质量[7]。
        4.2加强护患沟通  临终患者在得知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时,会出现悲伤、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也有部分患者会更眷恋子女和老伴,还有些会出绝食等情况。死亡意味着面临丧失,尤其对一些领导和干部来说,他们会害怕失去权利、地位和财富,更容易产生不良心理问题[8]。在深入了解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后,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语言,给予安慰、鼓励或劝导,促进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改善负性情绪。
        4.3个性化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临终患者的情绪动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感、意愿和想法,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心理干预措施。从患者发病原因、情绪反应等方面入手,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主要包括抚触法、音乐疗法、暗示疗法和开导法等[9]。
        4.4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交际圈和想要实现的愿望,协助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患者提供经济、生活、心理等多方支持。同时护理人员也应重视对家属进行临终关怀知识的培训,帮助疏解负性情绪,促进家属以良好的心态度过离别期。
        4.5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通过积极沟通了解感受,对患者家属的痛苦心情予以理解和同情,给他们提供释放悲伤情绪的空间,并向他们宣传家属情绪与患者健康的关系。协助家属准备后事,促进心理适应,以帮助他们用积极的状态陪伴患者走过临终阶段。
        4.6加强团队协助  成立临终关怀小组,成员都经过临终关怀知识系统培训,包括医生、护士、社工、营养师、护理员等。由临终关怀小组对临终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工作计划(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生活照料、心理护理等),并组织全员进行心理减压、沟通技巧、死亡教育等专业培训。
        5 小结
        由于临终患者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和躯体疾病的痛苦,给患者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对临终患者开展综合性心理护理,针对影响心理不稳定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综合干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终患者心理状况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建立临终关怀正确理念,实现医护人员、家属到患者的正面死亡的态度,最终实现临终患者安然无憾离去。
         
参考文献:
[1]冯亚宾,童莉,张金荣.姑息护理过程影响患者抑郁检出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4,(1):66-68,69.
[2]严广斌.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3):410.
[3]张锦欣,靳英辉,曹英娟,等.慢性病终末期患者优逝期望与需求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88-1794.
[4]徐丹丹,金贤.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11):881-883.
[5]张洁,罗煜,李俊,付海燕.家庭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分析(电子版).健康世界,2015(5).
[6]张雯婷.舒缓疗护在老年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9,25(14):190-192.
[7]朱妍,张子云,吴莉萍, 等.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终末期心理体验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7,9(3):241-244.
[8]戴媛,石慧琴,徐燕.8例艾滋病合并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5):57.
[9]皮建新.老年人临终关怀中个性化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185-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