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霞 安莉
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一般情况下是指婴幼儿出生前或者出生一个月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同时还有可能会伴随着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等等。我国脑瘫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目前针对脑瘫这一疾病,临床上并没有根治的方法,常用的一般是康复或者预防手段。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经颅直流电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分析经颅直流电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经颅直流电疗法;脑瘫儿童康复;应用现状
Abstract: Cerebral palsy is the abbreviation for cerebral palsy. Generally, it refers to the non-progressive brain injury syndrome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before or within one month of birth. The main manifestation is central movement disorder. At the same time, it may be accompanied by mental retardation, language barriers, mental disorders and so on.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my country is relatively high.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linical cure for cerebral palsy.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are rehabilitation or preven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therapy has also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therap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Keyword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therapy;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pplication status
实际上,经颅直流电疗法属于一种非入侵性的脑刺激技术手段,主要作用原理就是借助微弱且持续的电流来调节和改善神经元群的兴奋性,进而提高大脑的活动性,这一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显示出了显著的康复优势。
一、tDCS的作用机制
实际上,在理论研究以及临床上,tDCS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而普遍认为tDCS就是指在阴阳两极之间,通过电流的流动可以对神经元的静息膜进行调节,还能借助调节皮质内和皮质脊髓神经元,来改变以及提升大脑的兴奋性。
实施20min的tDCS单次刺激,一般情况下效果可以维持最少1h,所以作用机制除了可以改变神经元外,还能起到刺激区域血流量以及引起神经化学变化,而长期的神经化学变化,对于改善神经功能有显著作用[1]。
有相关研究指出,脑瘫儿童,往往存在皮质下活动减少的情况,主要就是皮质感觉回路受损,从而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也逐渐下降,而经过实践证实,对脑瘫儿童经左侧初级运动皮层实施阳极tDCS治疗,可以有效的增加痉挛型脑瘫患儿左侧基底神经节中的重要脑代谢物的浓度,而这些代谢物的增加与患儿的运动功能的改善有直接关系,这就验证了阳极tDCS对于提高脑瘫儿童大脑运动皮层的兴奋性有良好的作用。
二、tDCS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主要应用
(一)运动障碍
1.1粗大运动功能
对于脑瘫儿童来说,多数家长都更加的关注孩子的步行能力,这是所有家长都关注的共性问题,步行能力与孩子的生命时间以及生存的质量信息相关。而实施阳极tDCS刺激并结合其他步行训练,对于改善脑瘫儿童的步行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有明显作用,且效果高于跑步机训练。
1.2精细运动功能
脑瘫儿童的常见掌握也包括手功能障碍,而主要表现为儿童的拇指抓、收、握、捏等功能受限,从而导致儿童在穿衣、进食、上厕所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而对于痉挛型的脑瘫儿童实施阳极tDCS刺激,并合理的结合上肢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上肢功能的改善和提升[2]。
1.3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姿势以及保证顺利进行各项活动的必要条件,而脑瘫儿童普遍都存在着肌张力异常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痉挛,这是影响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并没有对于肌张力异常并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主要就是借助一定的康复手段,来减少对训练的影响。而通过对患儿实施阳极tDCS刺激,能够明显的改改善患儿的上肢痉挛情况,还能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对于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二)其它障碍
除了运动障碍外,脑瘫儿童还伴随着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觉听觉障碍等情况,而这些是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tDCS对于改善认知功能有良好的作用,通过阳极tDCS刺激Broca区并结合言语训练,能够帮助患儿获得正确的模仿辅音以及音素的次数,当然也有研究指出tDCS刺激对于改善患儿的吞咽障碍以及失语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旧需要进行实践来证实。
三、经颅直流电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在脑瘫儿童康复中,关于经颅直流电疗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患有运动障碍儿童方面,而针对其他障碍的研究是比较少的。而在具体的应用中,经颅直流电疗法的应用范围为0.3-2mA,其中最常见的是1mA,一般情况下持续刺激的时间为20min。有研究针对这一疗法带来的不良反应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tDCS有以下的副作用:刺痛、瘙痒、急性的情绪变化等等,当然也有研究证实了tDCS的安全性。此外,也有学者表示,经过研究tDCS也极有可能会诱发癫痫,鉴于此,在tDCS研究方面依旧需要深入。
四、影响tDCS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因素
临床上,tDCS的康复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刺激的部位、电极的选择、电流的强度、刺激的周期以及电极片的大小等等。而当前临床上一般都是利用tDCS的阳极作用,将其作用在患儿的初级运动皮层,但是具体应用放置在哪一侧依旧存在一定的争议,另外在tDCS治疗以及tDCS联合运动治疗的效果方面也需要加强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的康复在临床上一直深受重视和关注。经过大量的研究,显示tDCS在脑瘫儿童的康复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研究方面依旧需要加强力度。
参考文献:
[1]吴野, 巩尊科. 经颅磁刺激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 42(11):1046-1048.
[2]段国平, 张旭, 汪洁,等.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v.34(9):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