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化学困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陈青松
[导读]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湖南省凤凰县第一中学  陈青松  416200

【摘要】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和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而不是单纯地以培养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时,转化学困生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促进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功不可没。可见,学困生转化有它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那么,对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来说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办法来转化学困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转化:
        一、学困生现状分析,确定转化方法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学困生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原因所致。要教育转化学困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学困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困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在做此项工作时,应先多方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背景、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教育、小学或初中阶段的情况及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思想状况,不仅要听取家长的介绍,而且要倾听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冷静地分析每一个学困生成因,并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二、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感化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具体一点来说,教师可以在与学困生的真诚相待中把爱的信息通过诸如备课、讲课、辅导、批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奖励、委托等措施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以达到激励的目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亲师”和“信道”,转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转化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三、尊重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平等沟通与交流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根据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充分信任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去完善和超越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牢固的心理基础。此外,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简单说教,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接触、讨论中将转化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形成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这样,他们就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信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
        四、严格自律,适时督促,为学困生思想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学困生典型特征之一是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种不良的行为,开始可能是偶尔出现,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就与行为人的某种需要和满足有了直接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学困生之所以屡屡犯错,不良行为习惯是关键诱因。而薄弱的意志力又往往导致他们在错误面前能说不能做,要做但又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之所以经常出现反复,原因之一就在于此。显然,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利于转化工作的进行,而要减少反复的次数就应该培养学困生坚定的意志,努力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由于学困生本身的意志力薄弱,自然就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监督。严爱相济是教育的辩证法,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严格要求为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文源. 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石素霞.改变初中生对英语厌学的方法初探(J).现代教学科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蔡蓓.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