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旦角演唱特点与生角的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王光勇
[导读] 豫剧(河南梆子)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一员。旦角、生角是豫剧中的主要行当,在豫剧表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旦角经历了男旦向女旦的转换,并彻底颠覆了男女同腔同调的格局。旦角的演唱与表演促进了现代豫剧的发展。

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   王光勇

摘要:豫剧(河南梆子)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一员。旦角、生角是豫剧中的主要行当,在豫剧表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旦角经历了男旦向女旦的转换,并彻底颠覆了男女同腔同调的格局。旦角的演唱与表演促进了现代豫剧的发展。本文旦角演唱分析以《抬花轿》为例,就旦角唱腔风格及表演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分析了生角发展的困境与创新方向。
关键词:豫剧;《抬花轿》;旦角;演唱特点
        豫剧角色的发展概况
        生、旦、净、丑是豫剧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四个行当。从豫剧发展史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诞生初期(所有角色均由男演员担任);快速发展期(上世纪30年代至解放初期),豫剧的舞美设计、表演等有了本质性的变化,文化内涵也更为深厚,“吃包子吃馅儿,看豫剧看旦儿”的格局初步形成,生、净作为主演的历史被彻底颠覆;豫剧的“高光”期。解放后,包括豫剧在内的众多传统剧目焕然一新,以常香玉为代表的豫剧名旦为豫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豫剧中旦角的行当分类
        角色是以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作为标准,划分出的具体类型。传统戏剧划分行当时,旨在突出性格特征,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从旦角来看,又可细分为:彩旦、刀马旦和老旦等,在《抬花轿》中,周凤莲为花旦,花婆为彩旦,邱太太和佘太君则为老旦。王定云的角色定位较为模糊,她已经私定终身,但尚未拜堂。她既不属于闺门旦,也不属于正旦。通常,王定云被划入到闺门旦行列。
        以下按照年龄对旦角进行简单分析:
        闺门旦:泛指未婚女性,多为年轻漂亮的小家碧玉(小姐)。还可称为“小旦”或“五旦”。闺门旦角色念白较多,唱功相对较细腻不粗犷;花旦:角色多为年轻女性或已婚女性,性格较为泼辣甚至放荡。相对正旦而言,花旦更具灵巧秀丽的特征;正旦:角色多为正面人物,举止端庄、性格刚烈。角色年龄段集中于中青年,表演侧重于基本功,唱、念、做表现的更为均衡;老旦:泛指年老女性,角色更侧重于唱功,声音柔和、舒缓、厚重;彩旦:彩旦年龄跨度较大,涵盖了青年女性和老年女性。该角色幽默、泼辣,是戏曲中最具喜剧色彩的角色。
        在豫剧发展过程中,众多艺术家扮演了传承与发展的“角色”。通过她们的学习、交流和钻研,逐渐形成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等流派。
        豫剧彩旦用气技巧分析——以《抬花轿》为例
        演唱用声技巧
        传统剧目中,特定的戏剧人物体现出特色鲜明的行当特征。在豫剧表演方面,旦角用声技巧颇为讲究,多使用大本嗓、二本嗓或者“真假声混合”(夹本音)。其中,大本嗓或称为:“大本腔”、“阔口”、“本嗓”、“平喉”属于真唱。相对大本嗓,二本嗓则为假声演唱,或称为:“细口”、“阴调”、“二本腔”。夹本音则结合了以上两种唱法,既有真声,还有过渡音。
        细分发现,演唱还有“真多假少混合音”,这种技巧基于大本音。中声区以夹本音过渡,及至高声区则混入二本腔。该唱法声音能显示出结实、明亮、高亢、醇厚等多种韵味。豫剧中老生、老旦多采用该种技巧,例如:《抬花轿》中邱太太(老旦)与花婆进行的一段对唱中“多谢花婆你好言吉庆”,就运用了该用声比例。邱夫人年事已高,但身为武状元之母,其苍老、厚重的声音显示出深沉与苍劲之美。
        通过分析众多豫剧曲目来看,真假混合声能够有效展现出旦角的特征,其用声技巧也较为科学、理想。若单纯运用真声,其表达效果与说话声音更为接近。一旦到达高音部分,则容易出现发音困难,不仅容易造成嗓音疲劳,其持久性与审美性也会大打折扣。但一味的使用假声,表演者相对轻松,但声音缺乏饱满度,易产生“虚”、“飘”、“散”等问题。以上两种唱法结合起来,能体现出高亢挺拔之美(高音),并表现出浑厚有力之美(低音)。



        演唱“提气”技巧
        本文所讲的“提气”并非气息支点向上移动,而是高音前的准备部分。当演员演唱至高音部分时,角色情感与音区随之发生变化,演员腹肌会随之做出“提”与“收”的动作反应。该技巧多用于角色抒情高音区,能够彰显高潮处的奔放情绪。同样以《抬花轿》为例,周凤莲演唱至“周凤莲坐花轿里喜气盈盈”时,要反映出角色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还有大姑娘坐花轿的莫名欣喜。作为本剧华彩部分,唱腔以唢呐独奏结合多种乐器合奏,尤其大鼓的加入,更是有力地渲染出喜庆热闹的场景。演员在演唱时使用了“提气”唱腔,形象地表现出周凤莲出阁时的欣喜之情。提气时,还需重视沉气的作用,但沉气的幅度应与剧中人物特点与思想感情变化保持一致。
        (三)演唱共鸣技巧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豫剧演员借鉴并汲取各种艺术精髓,用声、用气方法更为科学。但相关方法和技巧是交叉使用的,与吐字咬字、共鸣等技巧相互配合,塑造出多种声音表达效果,或通畅,或明亮,或松弛,或圆润。“气沉丹田贯三腔”是对豫剧演唱中“共鸣技巧”的准确概括。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每个字的发音都源于三腔共振,但因声区不同而腔体侧重不同,如:低音区侧重于胸腔共鸣;中音区侧重于口咽腔共鸣;高音区侧重于头腔共鸣。以上共鸣技巧均属于混合共鸣,是以气息调整为基础,各种共鸣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四)其他技巧
        除以上各种技巧之外,还包括:润腔技巧、速度技巧等。润腔技巧包括装饰、力度、速度等,很好地体现出角色的情绪、性格特征。在豫剧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结合剧情及人物情绪变化,调整演唱速度,有效烘托剧情。一般采取由快至慢、由慢至快、渐变等几种变化形式。以《抬花轿》为例,王定云演唱至“王定云我好比飘萍段梗”,板式由散板转入二八板,演唱速度由慢及快,演唱节奏也从自由变为程式二八板,及至最后一句又转回自由拍子。通过这种速度、节奏的变化,描绘出王定云的情绪变化过程。
        《抬花轿》中其他角色的衬托作用
        相对于旦角在豫剧中大放异彩,生角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经分析发现,旦角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强调创新。由此迎合了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需求,产生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反观豫剧生角的演唱方法,则继承明显多于创新。具体到生角行当,很多演员能很好地传承行当声腔特点,且更为忠诚于该行当的音色与唱法,即便有改动也收效甚微。
        仍以《抬花轿》为例,剧中旦角的演唱各个出彩,都很好诠释角色特点,为剧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铺垫和渲染作用。反观剧中的生角演唱,其中唱腔中规中矩,仅仅起到“陪衬”作用。甚至生角的演唱效果远不及轿夫的肢体表演更为吸引眼球。
        豫剧生角发展愿景
        豫剧生角最为知名的包括:唐喜成、李斯忠、牛得草、王素君、刘忠河、李树建等六大名生。豫剧生角处于“学习有余,创新不足”的尴尬局面,这与市场发展环境有关,同时也和生角自身有本质关系,为达到创新的目的,本人提出如下观点:第一,探寻科学的训练与演唱方法。目前,多数生角采取混声唱法(夹板腔),由此避免真假声出现交叉问题。训练时多采用“三结合”法(武秀之)。从声乐角度看,该唱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应用性,能够有效解决真假声“打架”的问题。
        “假声位置真声唱法”是演员需掌握的有效唱法,但该唱法仅解决了男声“唱不上去”的问题。但无法真正解决男声音色问题,即:仅部分改善了行当音色,无法解决个人音色问题。由此造成千人一面的演唱效果。因此,豫剧生角演唱创新还需落足于个人音色问题,这不仅关乎到生角的发展,还累及到豫剧能够健康发展。
        结论
        豫剧是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旦角的演唱传承与创新是推动豫剧经久不衰的源动力。旦角已成为豫剧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此,豫剧其他行当也需要不断躬耕,在“精耕细作”中实现创新,以此推动豫剧不断发展,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听觉、视觉“盛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