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在科技日语翻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贾琼 李红
[导读] 科技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涉及的学科领域广,专业性强。科技日语文本具有专业术语和外来语丰富、被动语态多、句子冗长且结构复杂等特点,要求译文词汇的准确严谨、语法的通顺连贯、句子结构的规范得体。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贾琼 李红   210095

摘要:科技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涉及的学科领域广,专业性强。科技日语文本具有专业术语和外来语丰富、被动语态多、句子冗长且结构复杂等特点要求译文词汇的准确严谨、语法的通顺连贯、句子结构的规范得体。在确保译文准确性的前提下,译者需要用符合科技表达规范和读者表达习惯的语言,使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真实准确的科技信息,这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高度契合的。本文结合日汉翻译实例分析,从专业词汇的选择、语法顺序的调整以及长难句的整合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科技日语翻译中的应用,以期为科技日语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科技日语翻译
       一、“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清末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自问世以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受到翻译界学者的褒扬和遵循,成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奠基石”[1],不仅对我国近代翻译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翻译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那么,何为“信、达、雅”呢?简而言之,“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就是要求译文能够忠实、通达、雅致。首先,“信”是指忠实于原文,这就要求译者能够准确、无误地将原文的内容翻译出来;其次,“达”是指通顺畅达,这就要求译者能够通达、顺畅地将作者的意图表达出来;最后,“雅”是指优美雅致,这就要求译者能够自然、得体地将原文的语境传递出来。
综观“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忠于原文之意和作者之意的前提下将原文的意旨通顺流畅、规范得体地传递给读者,同时能够保持原文的语境风格,使译文更加具有可读性。
        二、科技日语翻译的“信、达、雅”
        科技文本属于信息功能性文本,它承载着科技内容和科技思想,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专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等特点。科技日语文本是日语的重要文体之一,具有“词义多、长句多、被动句多、词性转换多、专业性强”[3]等基本特点,也就是说在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因此,科技日语的翻译应与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不仅要求译者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科技知识,还要求译者准确掌握科技文本的主要特点,灵活运用相关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鉴于科技文本的基本特点,译者在从事科技日语翻译时,应当注重词汇的准确严谨、语法的通顺连贯以及句子结构的规范得体,这显然与“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具体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第一,科技日语翻译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观点和内容,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摒弃个人主观认识,译者应具备将原文所描述的科技事物、现象、原理以及作者所表达的立场、思想和情感等如实、准确地翻译转化,做到“信、达、雅”中的“信”。
        第二,科技日语翻译必须注意中日文的语言特点,用符合语法习惯的词句通顺易懂、逻辑严谨地表达原文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楚地读懂原文的意旨,也就是译者应当具备“将作者意图传递给读者的能力”[2],做到“信、达、雅”中的“达”。
        第三,科技日语翻译必须保证原文语境风格的自然得体,在保证文字简明,文笔流畅、文体规范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适当地运用修饰性的语言,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优美性,做到“信、达、雅”中的“雅”。
        三、“信、达、雅”在科技日语翻译中的应用
        科技日语文本在词汇、语法、句型结构上极具特色,主要表现为:1、在词汇方面,专业术语多,外来语丰富等;2、在语法方面,语序倒置多,常用被动语态等;3、在句型结构方面,长难句较多,句子结构复杂等。下面笔者将结合相关的翻译实例,从词汇、语法、句型等三个维度,围绕“信、达、雅”在科技日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地分析阐述。
        1、词汇--专业术语多,外来语丰富
        科技文本涉及学科广、专业知识多,加之日本在近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用外国词汇和术语,因而科技日语文本呈现出“专业术语多、外来语丰富”[4]的特点。因此,科技日语翻译必然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外来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科技领域选择不同的专业术语,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例1
        原文:狂牛病は、1986年にイギリスで見つかった。この病気にかかった牛は、脳がやられてしまい、まるでスポンジのようにスカスカになってしまうのである。このため、立っていられなくなったり、異常な行動をとったりして死んでしまう。
        译文:1986年在英国发现了疯牛病。得了这种病的牛,脑组织遭到破坏,变成蜂窝状,像海绵一样。得病的牛站不稳,行动乖僻,最后不治而死。
        例2
        原文:細菌やウイルスは熱を加えると死んでしまうが、プリオンは高熱を加えても危険性はなかなかなくならないのである。これだけに、対策が厄介なのである。
        译文:如对细菌或病毒加热,它们便会死掉,但对朊病毒来说,即使高温加热,其危害性也不容易消失。
        例1中的两个划线词汇“狂牛病”和“脳”均为医学领域相关的专业术语,需要翻译者对医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术语表达有明确的认知。如果简单地将“狂牛病”直译为“狂牛病”、“脳”直译为“脑”,尽管意思上能说得通,但直接将日文词汇照搬至译文显然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所要求的客观准确、通顺易懂。结合我国医学专业术语的使用标准,“疯牛病”是指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日语中的“狂牛病”的概念是一致的,也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此处应翻译成“疯牛病”。另外,日语中的“脳”一词在汉语中的对应的表达很多,比如“大脑”、“脑子”、“头脑”、“脑筋”等。然而,这里涉及到医学专业术语,在表达脑的整体时采用“脑组织”的说法更为准确恰当,所以此处应该翻译为“脑组织”。



        例2中的两个划线词汇“ウイルス”和“プリオン”均为医学领域的外来词汇它们所对应的词源分别是“virus”和“prion”,结合此处语境分析应译为“病毒”和“朊病毒”。大量使用音译外来语是科技日语文本的特点之一。[5]对于此类音译外来词汇,译者更加需要忠实于原文的科技领域,选择客观准确的专业术语,用规范的语言将原文的科技内容有效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总之,科技日语翻译中的词义选择与表意是一项基础而又关键性的工作。[6]不管是专业术语还是外来语的选择,译者都需要牢牢把握好“信”的翻译标准,以“信”为提,使用合乎科技领域表达规范的专业词汇,客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科技信息,这是做好科技日语翻译的前提和基础。
        2、语法--语序倒置多,常用被动语态
        众所周知,中日文在语序构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汉语的基本语序构造是“SVO型”,日语的基本语序构造是“SOV型”,在谓语和宾语的顺序上完全不同。其实,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也是科技日语的显著特征,它常用来对科技事物、现象、原理等进行客观描述,一般不掺杂个人的主观臆断或情感色彩。因此,译者需要做好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相互转化,用符合读者表达习惯的方式通顺连贯地将原文的科技信息传递给读者。
        例3
        原文:濃硫酸は熱したとき酸化されやすい物質があると、分解して酸素を発生する。
        译文:浓硫酸受热时,如果有易氧化的物质,就会分解产生氧气。
        例3中的“酸化される”是日语中的被动语态,一般对应中文的“被、让、叫”等被动的表达,因此可译为“被氧化”。然而,此处的被动语态是对物质容易氧化这一化学特性的客观描述,是自然而然的科学现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被动语境,如果将“酸化されやすい”翻译成“易被氧化”,反而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与化学领域的表达规范不相符。实际上,氧化还原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条件下加热时,若遇容易氧化的物质,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所以此处直接译为“易氧化”即可。
        被动语态在日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更是普遍,而在汉语表达中则较少。翻译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中日语言差异和表达习惯,做到以“达”为旨,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旨,对原文的语序或语态做出必要的调整,客观准确、通顺畅达地将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读者。
       3、句型--长难句较多,句子结构复杂
        科技文本本身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需要附加大量的修饰词和限定词,故而句子结构冗繁复杂,甚至可能出现“多句并列、多层主从、多层包孕”[7]的长难句,成为科技日语翻译的难点。针对长难句的翻译,首先应该理清句子主要结构,其次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判断和翻译,逻辑清晰、文字简洁、行文规范地将原文的科技内容自然连贯地译出来。
        例4
        原文:さきに一べつしたデータ?ベース物理的記憶状態からすると、その道の専門家であれば、求めるセグメントをアクセスするのに大変な経路をたどる必要性が生じるであろうとは容易に推測できることと思う。
        译文:考虑到前面提到的数据库物理存储状态,如果是此行的专家,则不难推测出存取所需的程序段需要颇费周折。
        例4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复杂、句型冗繁的长难句。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我们首先需要把握的是句子的主要结构,即“…物理的記憶状態からすると、…ことと思う”,可译为“从…物理存储状态来看,我认为…”。其次是要对“我认为”的内容,即补语进行分析。补语的主要结构为“…専門家であれば、…とは…推測できる”,意为“如果是…专家的话,可以推测出…”,而推测的内容,即补语为“…アクセスするのに…必要性が生じる”,意为“存取…必须…”。在理清句子的主要结构和成分之后,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文表达的顺序和意思,避免因句型板滞、句子冗杂造成的逻辑不清,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译者应以“雅”为法,使用符合科技文体表达规范的语言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逻辑严密、文字简练、语言连贯、文体规范。
        四、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信、达、雅”在科技日语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结合科技日语文本翻译实例,从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可以得出结论:1、科技文本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专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科技日语翻译应该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保证译文词汇的准确严谨、语法的通顺连贯、句子结构的规范得体。2、结合翻译实例分析可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科技日语翻译的词汇、语法、句型方面主要体现在:“信”-专业词汇的选择要真实准确、“达”-语法顺序的调整要通畅达意、“雅”-长句难句的整合要自然得体。3、保证信息的准确真实是做好科技日语翻译的前提,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以“信”为提,以“达”为旨,以“雅”为法,译者要做到将三者有机结合,并灵活地应用于科技日语翻译实践中。
“信、达雅”当然,做好科技日语翻译仅仅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翻译是“再创作”的过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本,译者都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等,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在提高译文质量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
参考文献
[1]吴蔚蓝.严复传[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108.
[2]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3):105-109.
[3]廖建国.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2007(01):12-14.
[4]杨秋香.科技日语翻译[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2-13.
[5]谭小蕾.刍议日语科技文翻译[D].浙江工商大学,2014.
[6]周志柏.科技日语翻译中的词义选择与表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2):51-55.
[7]张志平.科技日语长难句的分析及翻译[J].日语知识,2003(06):37-40.
作者简介:
贾琼(1995-),女,河南濮阳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汉语言比较。
李红(1971-),女,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语言翻译、日汉语言比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