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王立君
[导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应用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能力都获得增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大幅提高。

河北省临西县黎博寨校区大营小学 王立君  054900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应用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能力都获得增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大幅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以往由教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讲解原理及公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为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日常教学中启发小学生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奥秘,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缺乏
        学生兴趣缺乏集中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当中缺乏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懒于思考,并且习惯了依赖教师,这种“拿来主义”的思想,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难以提升,一旦离开教师,学生的学习寸步难行。另外,兴趣的缺乏会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中,师生的知识交互效率较低,无法获取有效的教学反馈。
        (二)学生个体差异遭到忽视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对知识理解的思维能力不同,在学习当中最终的学习成果也会出现差异,教师忽略了“因材施教”,无差别教学会让不同能力层次中的学生都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最终会转变为能力提升缓慢的结果,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缺乏学生问题思维培养
        新课改中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应加强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形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意识。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一般教师讲述完教学重点内容后,会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与理解后回答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只针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思维,当面对数学变式知识时,学生便会无从下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解题思维时,应针对现有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明确教材编写意义与教材内涵,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小学生实际生活合理选取教材内容,对数学教材进行整理后提取一些有教学意义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形成问题发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问题观察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引入教学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带给学生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面对问题时迎难而上的解决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场景,让小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以此培养小学生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去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尝试在教学当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展趣味化教学,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小学数学趣味课件,这些教学资源当中,有一些通过flash动画进行教学的短片,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教师通过这类软件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地去思考与目标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正向的推进作用。
      (三)重视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学生个体都能够在数学学习当中得到发展”这句话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不同的提升目标,这里的分层教师一定要清楚是学生能力提升目标的差异,而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另外要注意隐蔽性,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从能力提升目标、课后作业两个方面去进行区分,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阶段性提升计划,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可以有目的性地去提升能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后通过自身知识储备进行自主探究,由此养成良好的问题解决思维。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为其拓展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从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提出问题,由此锻炼小学生解题思维,为小学生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2]韩华方.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育[J].华夏教师,2018(36):45.
[3]孙俊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教学[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42-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