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7月   作者:王寿东
[导读] 不论是早期提到的“思想决定行为”,还是近现代教育家提到的“品德即知识”,都强调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     王寿东  442200

摘要:不论是早期提到的“思想决定行为”,还是近现代教育家提到的“品德即知识”,都强调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出现,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品德与优良的品质。教师要认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为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对课程的深刻研究和实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具备正确的思想与观念。
关键词:当前教育背景下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内容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社会和生活常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立足于课程实际情况和特征,创新教学方式,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作为教学的初始环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导入环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新知识学习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例如,在学习《我和我的家人》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感知家庭的含义,并能够介绍家庭成员的特点。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激起学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在教学之初,可以通过话题的引入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充分的好奇。在课上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同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剪辑一些反映家庭亲情的照片。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让学生听温馨又深情的歌曲,看亲切又动人的画面,组织学生表达自己脑海中能够联想起的回忆。强调体验的导入环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自己亲手揭开新知识学习的神秘面纱,教师再接着讲解家庭和介绍家人的特点时,学生就会特别配合。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其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与学生分享生活中与道德和法治有关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设计教学,通过明确师生之间的角色,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探究情境。这些情境中,既有感动的场景,也有尴尬的画面,甚至有争吵的镜头,但话题都是十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抽签,抽到相关话题,要在小组内利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排练。例如,学生小组抽到了因写作业姿势不佳而与妈妈产生争吵,在争吵过后想要与妈妈道歉的话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写学生和妈妈之间的台词,还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表达爱的方式来进行及时沟通。


不同的小组会练习不同的话题,排练不同的台词,而学生表演最后的表现形式,能够让其他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灵活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促进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向家庭成员表达爱意。
        三、结合微课等多元多媒体网络应用形式
        多媒体网络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应用形式对整体教学的影响十分直接,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变化多元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形式。例如,在《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中,教师除了要借助网络资源解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外,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讲解学科重点知识。诸如联系微课视频讲解小学生需要努力读书、学习,在家庭中如何扮演好一个子女的角色,在学校内如何扮演好一个学生的角色,这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诸如模拟警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境,模拟工人辛勤做工的情境都能够加深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相互关系的认知,从而促进整体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四、开展生活实践,指导社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布置生活化作业,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该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上较为热门的一些问题,这样的练习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认知类练习,包括但不限于实践研究报告、材料分析等,这类练习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是否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还可以设计行为类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变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生学习了《为了你,为了我》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的垃圾分类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小区邻居垃圾分类情况,填写《垃圾分类调查表》,通过调查,结合课堂上学习、了解的乱扔垃圾的危害性,上网搜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垃圾分类宣传书,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牌,号召周围的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结束语
        教师要认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也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加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灵活设计导入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合理应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完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毓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知识文库,2020(21):58-59.
[2]吴亚坤.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88.
[3]陈美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