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7月   作者:赵珊
[导读] 随着新课标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落实,教学的开展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深度学习的引导,以让知识学习中有核心素养的养成。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     赵珊

摘要:随着新课标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落实,教学的开展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深度学习的引导,以让知识学习中有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历史知识的认识,也能让知识学习有所完善。而在应用策略上则要做结构上的调整,从情境的构建、情境下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深度学习和文化理解作设计,使教学情境发挥作用,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应用
        前言: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开展都是以知识介绍为主,学生的学习也都是硬性接受,缺乏历史知识的文化和思想理解,造成知识掌握不全面,知识理解不深刻,不仅会让知识学习难度增加,也不利于知识应用下的解题。鉴于此,教师在新课改下要树立生本理念,从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出发,做好教学对学习的支持,以让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并有探究性的理解和深度的思考,也就需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优化教学模式。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保证自主探究学习
        情境教学法是将知识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做出呈现,利用情境下的体会来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历史知识学习也就从任务式的完成变成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可以保证教学效果,达成高效的素质教育[1]。情境的构建让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理解从固定的理论转为感知体会,所以学习中会有个性化的思考认识,并且在内容上也进行了多元介绍利用知识的有效理解。
       (二)促进学科素养建立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有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总结,传统的教学并不能达成要求,学生也处于被动理解的情况。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让历史知识学习有个人思维上的总结,针对情境作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唯物历史观、历史解释等素养都能在此过程中得到养成。素质教育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历史课程知识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从情感角度做历史知识的思考和学习,也就能够达成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素质培养得到有效开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基于课程内容构建情境
        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第一步就是要构建符合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境。


在方法上要给予课程内容来构建,保证情境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也让情境丰富知识内容,为自主学习提供助力。比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情境的构建应以抗日战争中对中国的影响,民族精神在其中的体现,以历史资料为内容做情境构建,全面呈现出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事实。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情境中了解课程知识内容,有具体的情感认知和感受,不仅能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也能保证知识理解的深入思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2]。
        (二)基于情境体会开展互动
        学生在情境下会有知识体会和认识,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在情境下的个人理解,开展互动,让情境感受和认知有表达的空间,也在结构上做出调整,利用情境体会引导主动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中,就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成果为情境内容,并在情境展示后,与学生一同探讨新阶段的目标、政策、历史必然性等,使情境理解有所完善,在互动中引导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形成一个自我认知逐步完善的过程,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
        (三)把握认知组织讨论分析
        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中,即使经过互动的开展,学生对于情境中的历史知识认识也会出现差异,并且缺乏知识内容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学生在情境下的认知,组织讨论分析[3]。不同于互动,讨论分析需要建立论点,也就是提出课程知识的中心,然后以讨论分析的方式促进历史知识的整合,让知识点之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情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有了自主性的深度理解,对于历史知识有全面认识,并在情境的内容引导下会有情感分析。教师在此情况下应组织反思,让知识理解有反向思考的过程,引导深度理解,达成素质培养。情境教学法中的反思是在理论知识完成理解之后,提出关于情境内容的理解,反思自身学习和生活。比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课中,就以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为反思的方向,让学生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性,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联性,以此就能实现素质教育。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有效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并让知识学习有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让个人思想理解有所完善,并得到内化吸收。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不同认识,把握情境下个人认知的差异,以此丰富教学环境,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杜亮亮.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家长,2020(31):178+180.
[2]马敏.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智力,2020(27):105-106.
[3]任红宇.探讨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7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