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人喜欢让人忧——小学生游戏成瘾问题学生转化典型教育案例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7月   作者:潘志芳
[导读] 网络游戏刺激又好玩,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怎么让其把握一个度不沉迷其中?家长老师又该如何管理和引导?做到预防在先,补救在后。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去深思的。

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       潘志芳

       一、心理问题现状提出
       调查表明,我国上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其中,小学生也有不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网络游戏上,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突袭全球,线上网课又一次将沉迷网络少年推向风口浪尖。
        陈某,一位活泼好动的男生,平时父母管得较紧,每天除了学校的作业外,还会安排练字或其它作业。他有时也会拿爸妈的手机玩点小游戏,但能较好地把握好时间。2020年的春节是个特别的节日,因为新冠肆虐,大人宅家工作,小孩宅家学习,手机也成了每个孩子的标配。小陈也不例外,他妈妈的手机几乎成了他的私有财物,大部分时间都在他手上,还美其名曰上课需要。父母看他拿着手机看得挺认真的,也不去在意他在做什么,又因为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妹妹,总喜欢围着哥哥转,为了不影响他学习上课,父母就同意他带着手机在房间里学习。哪知他竟迷上了网络游戏,并一发不可收拾,连直播课也经常不上,一天要玩上七八小时,如果不玩游戏会出现焦虑、心慌、烦躁、坐立不安等,而其父母却一无所知。复课后父母发现问题控制手机,小陈便提出他不去上学了,他可以通过游戏竞技赛赚钱养活自己。为了得到手机他想出各种办法,去奶奶那儿骗,半夜到父母房间偷,甚至扬言自残、自杀来威胁家长。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又反映到了学校。
        二、问题成因(原型)分析
        1.社会因素:
       (1)新冠疫情下的宅家生活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手机、电脑成了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必须品,甚至成为精神寄托;
       (2)父母过分溺爱或听之任之疏于管理让未成年孩子失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对周围世界的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3)父母的高期望导致过分严厉的教育,使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和关爱;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太少。
        2.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
        不正确的认知,认为依托网络游戏能够得到自我价值和他人关怀的“虚拟”实现。
        三、辅导策略与技术  问题具体表现
        1.行为契约法:教师可以与过度迷恋网络的学生或学生家长,在协商的前提下,共同制定行为契约,使其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以达到摆脱迷恋网络的目的
        2.时间意识法: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区分真实与虚拟的世界,建立时间意识,了解其追求的人生价值,引导学生接受自己,订立未来的目标,并愿意向着目标做出努力。
        3.家庭治疗法:在家长的配合下,帮助学生减轻对网络的迷恋,建立正向的行为。为此,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孩子可能具有强烈的迷恋倾向,要减少对孩子的责备,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多就迷恋网络的原因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提醒家长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一起外出度假或帮助孩子培养一些新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
        4.标签法:有意识地给沉迷网络的学生贴几枚“红标签”(闪光点),让其按好的标签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5. 会谈法、家校合作法、心理咨询法、群体吸引法
        四、辅导活动与过程
        发现有沉迷网络的不良行为的少年时,学校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家访、会谈,与家长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孩子、家长、家庭等当时的具体情况及其心理需求;第二步家校合力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目前的状况,从沉迷网络的泥潭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学习的目标。
接到陈某家长的“求救”信号后,学校采取了应急措施,让班主任联合有心理咨询经验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敲门进了小陈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鸡飞狗跳的场景:妈妈披头散发穿着睡衣拉着半躺着的小陈,爸爸和奶奶红着眼眶也在旁边。很明显一家人都一夜未合眼。三位老师分工进行访谈,一位与孩子谈,一位与父母谈,一位与奶奶谈,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色中去了解孩子的详细情况。与孩子谈的那位老师先让孩子吐槽心中的不快,父母的不是,再让其说说游戏的利与弊,告知他自残自杀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就是不能再快乐地玩游戏了,因为生命都没了,游戏自然就结束了。这一招还算灵,他马上说那只是吓唬吓唬父母的,他其实没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知道了这一点,老师就开始与他“谈判”:要不要去上学?每天需要玩多长时间的游戏?需要父母为其做什么?等等。最终老师与孩子达成共识,并白字黑字写到了纸上。
        我与小陈的父母谈了整件事情,让他们说说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促使其反思几个月来甚至是几年来父母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商讨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孩子现在的问题。父母提出有没有戒游戏隐的机构。我们肯定地告诉他浦江没有,即使有父母也是先要做出努力去改变,否则也是无效的。从父母和孩子的表述中可以听出来,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比较多,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也还要写其它的作业。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打击的比较多,表扬的比较少,以至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家人的认可。
        一般家庭祖辈对孩子比较宠,小陈家也是,有时父母教育孩子奶奶会很心疼,会做出一些不当的言行。于是,我们在与奶奶聊的时候也告诉她教育需要一致性,父母教育孩子有不当时也别当面指出,事后可以再沟通。想要让孙子戒掉游戏,作为奶奶的她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把手机给他。
        经过老师一番谈心,小陈高兴地从房间里出来,还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这让奶奶很意外,竟忍不住在孙子的脸上亲了一下,画面很融洽。与孩子谈心的老师又单独与父母沟通了一下,让他们严格按谈好的做,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休整两天暂时不去学校。在这几天里,父母陪他出去走走,散散心,除了规定的时间外,不能玩手机。有必要的话去正规医院心理科咨询一下。就这样各方都比较高兴结束了这次家访。
        五、 辅导反思与成效
        现在一个全新的小陈展现在大家面前:每天早早来学校,上课、写作业、人际交往等都基本正常。2020年的12月底,小陈父亲发短信给我说:小陈这个学期变化很大,游戏已经不玩了,学习也有好大进步,家里亲情关系也很好了;近段时间的考试,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平时在家学习态度,也可以;以前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怎么会来说的,现在在学校里发生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来说。我由衷为小陈及其家人高兴!并告知他小孩还小可塑性是很大的,就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看我们怎么去打磨;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你会发现许多未曾看到的精彩。
        对于沉迷网络的孩子,是有办法将其拖出泥潭的,只要我们不离不弃,只要我们付出真爱,他们一定能被感化。
        六、 案例点评与价值
        网络游戏刺激又好玩,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怎么让其把握一个度不沉迷其中?家长老师又该如何管理和引导?做到预防在先,补救在后。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去深思的。电子产品、网络技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应认可其优势,去除其弊端,有节制、有选择地用好它。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学生的转化需要社会学校的关注,也需要老师们的关爱,更需要家长的理解、陪伴和呵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