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甜甜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1
摘要:目的:研究ICU轮转护士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ICU轮转的实习护士4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导师1对1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采用导师1对1的带教模式,可提高轮转护士的理论、事件操作及综合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ICU;轮转护士;带教方法;1对1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场所,也是医院护理操作最多,医疗器械、设备最繁多的地方。这里的患者病情紧张,需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精湛的护理操作水平和对患者的观察能力,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在突发情况下,可迅速判断和处理危机[1]。我国对ICU护理人员的选拔、培养没有统一的标准,当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使轮转护士在ICU快速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且短时间适应ICU的护理工作,是提高ICU护理水平的关键。根据我院护理部的轮转计划,新护士必须到ICU病房轮转学习,以促进其专业成长,有利于护理人员熟悉各科患者的不同护理要点,培养护理人员分析、判断、处理应急事物的能力[2]。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轮转的46名轮转护士,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轮转,入组前均经1年的综合实习,未正式参加临床护理工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3名。观察组:男2例,女21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32±1.37)岁。对照组:男3例,女20例,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25±1.34)岁。两组性别、年龄满足可比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轮转护士入ICU后,由科室护士为其介绍ICU环境,每周上1种班,掌握每种班的工作流程,带教老师不确定,带教老师对轮转护士讲解专科知识、仪器使用方法等,3个月后考核ICU各项制度以及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考核等。观察组采用导师1对1的带教模式,具体内容:(1)带教导师的选择:根据轮转护士的学历、基础知识水平、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导师职责;专业知识较高;具有3年以上的临床带教经验;可在短时间内洞察每个轮转护士的性格特点、专业素养、学习能力,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带教计划。(2)注重思想教育:带教导师对待轮转护士需温暖、友好,使轮转护士能尽快融入ICU实习工作中。轮转护士入科后,带教导师与轮转护士1对1的交流,了解其思想及专业素养,加强责任心及主人翁意识教育,为轮转护士答疑解惑,为轮转护士发放实习计划。(3)带教计划:1)过渡期:初入ICU,轮转护士首先要学习的是熟悉科室环境,如常用药物的种类、仪器的摆放和使用、护理常规、收住患者的病种、病情,需1-2周的熟悉。2)学习计划:对轮转护士制定目标和计划,包括护理查房、科内讲座,带教周期为6-8周,具体内容包括ICU的制度,专科仪器的管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等)、专科操作(CVP的测定、标本采集、静脉置管)、各班职责、ICU应激预案(气道管理、休克急救、营养支持、管道维护、心肺复苏)等方面的知识。(4)护理能力的培养:对轮转护士进行“三W”训练,如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临床表现、病情好转还是恶化,通过训练来培养其病情的观察能力。(5)培养沟通技巧:沟通能力在护理中非常重要,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基础,多用礼貌用语,如请、对不起、谢谢、抱歉之类的词,举止优雅,语言拉近和患者、患者家属的距离,尊重患者的权利也需维护自身的利益。
1.3观察指标
(1)理论及实践操作评分;(2)教学效果。
1.4评价标准
理论知识考核由护理部出题,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理论成绩测评水平越好。实践操作评分由护士长给予评分,根据轮转护士对于常规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实践操作能力越好。教学效果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主观能动性,60分为合格,由带教老师给予打分[3]。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表示计量、计数,实施t、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理论及实践测评得分
观察组的理论及实践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理论及实践测评得分(± s,分)
3.讨论
轮转护士通常为应届毕业生,多来自不同的学校,学历、专科知识水平、环境适应能力、专科知识水平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带教方法,不具有针对性,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ICU护理工作繁琐,风险高,承担的压力也大,这就需要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熟练的仪器操作水平,还需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一对一的带教,可使导师清楚轮转护士的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可由浅入深,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使各项能力得到均衡发展[4]。
ICU患者的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需熟练各种抢救操作,要求其需有强烈的责任心,所有的护理工作需由导师安排,并在导师的监督下进行,培养其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刚入ICU的轮转护士,对ICU的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不够,面对众多高档仪器设备以及新技术,使其望而生畏,不知道如何下手,表现出不自信,而过渡期可使其慢慢适应,减轻其紧张的情绪,使其顺利的进入角色[5]。导师通过“三W”的训练,培养其自我思考的能力,而不一味的依附于导师的灌输,可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导师长期积累的经验。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轮转护士和患者、患者家属的关系,融洽护患关系[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考评、实践操作能力评分、教学效果均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导师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可使轮转护士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其理论、操作及各项综合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爱琼, 徐丹玉, 田甜,等. 综合ICU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000(005):225.
[2]祁中兰, 王芳. "一对一"导师制在ICU护士带教中的运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012(002):28-30.
[3]董甄, 王召娟, 吕昱,等.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ICU新进护士前3个月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017(007):111-115.
[4]郭艳玲. 重症监护室规培护士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医药前沿, 2019, 009(034):134-135.
[5]陈宏碧, 邱云. 行动导向法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07):381-382.
[6]刘雨, 李佳, 刘颖,等. 规范化教学在ICU实习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0):18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