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期   作者:刘雪 王媛媛(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刘雪 王媛媛(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特诊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7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A组,n=35)与无症状组(B组,n=35),2组均采用美国DNS-4型动态心电图西医分析仪进行连续24h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B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日间发生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日间、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反映信息细致、便捷的优点,在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能够为医师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及时治疗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率失常类型之一,是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出现无规律的心房颤动[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房颤动的总发病率为0.4%,患者以男性为主,且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会增加其发病率,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2]。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至心室的传导受损而出现的心脏电活动紊乱,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急促、心率减慢等[3]。根据传导阻滞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I度、II度及III度,与I度与III度相比,II度房室传导阻滞在病理特征方面不同,其临床诊断难度更大[4]。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心房颤动患者常伴有II度房室传导阻滞,进一步增加临床诊断难度,导致在诊断过程中常出现误诊、漏诊,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5]。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该类型患者,但由于这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较低,导致诊断效果不理想[6]。动态心电图是监测心电活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检测患在24h内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过程[7]。因此,本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7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A组,n=35)与无症状组(B组,n=35)。纳入标准:⑴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符合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8],并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⑵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⑶具有一定的依从性;⑷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⑵伴心室率缓慢者;⑶患特发性心房颤动者;⑷患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肺心病等心脏疾病者;⑸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⑹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⑺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A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1~74(44.72±5.82)岁,病程0.5~16(6.52±2.18)年。B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2~72(45.10±5.73)岁,病程0.5~17(6.47±2.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2组均采用美国DNS-4型动态心电图西医分析仪进行连续24h的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坐位,使用75%酒精对电极粘贴处周围皮肤进行擦拭消毒,将电极片粘贴于患者前胸选定部位,将导联线捋顺后使用胶布系牢以避免电极片脱落或者受到干扰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开启记录器,校对时间后在患者的日记上标明开始时间,将记录器置于挎包中,嘱咐患者斜跨于肩上或挂于腰部,嘱咐患者在24h内需携带记录器进行日常活动,24h后患者携带日记至心电图室摘卸记录器。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24h内发生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记录两组患者日间(晨8:00-晚22:00)及夜间(晚22:00-晨8:00)的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版软件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比较
        B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日间及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比较
        A组患者与B组患者日间发生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日间、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间及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比较[n(%)]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比较
        A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比较(,次/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加之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9]。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10]。心房颤动患者常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并发症,以II度最为常见,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增高,严重危及其生命[11]。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疾病的发病特征具有一定隐匿性,导致临床诊断难度较大,诊断时漏诊率及误诊率均较高,影响患者的早期治疗。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血管领域疾病的常用收到,但常用心电图的敏感性、特异度较低,不能准确确诊该病,导致诊断效果不佳。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当前临床上诊断心血管领域疾病的非创性检查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记录患者24h的连续心电图形,可协助判断间歇性出现的症状,相较于普通心电图检查而言,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发现隐藏较深的心脏疾病,可更细腻的反映心肌功能病理变化,为多种心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依据疗效评估提高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12]。
        R-R间期是心电图两次相邻心跳中r波峰的距离时间,其出现频率与心室率具有密切联系,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越快者其长R-R间期阳性率越低。逸博心律是占总心跳的比例,可以反映长R-R间期出现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日间发生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日间、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果提示,无症状患者24h内出现的长R-R间期、逸博频率比有症状的患者更高,且无症状患者夜间更容易出现长R-R间期及逸博,临床医师应把握检查结果并准确判断患者症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具有反映信息细致、便捷的优点,在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能够为医师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及时治疗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陆激扬.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1):24-26.
[2]谷长芹.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J].临床研究,2016,24(9):159-160.
[3]杨寒.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 Ⅱ 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6):892-894.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9.06.032.
[4]张园园.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29-30,69,封4.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5.01.018.
[5]牛向东.心电散点图诊断持续性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形态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4):4015-4021.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19.24.039.
[6]陈娟.心房颤动伴Ⅱ°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及心电散点图的形态特征[J].系统医学,2018,3(9):150-152. 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18.09.150.
[7]董宁.时间散点图对持续性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效果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28(8):53-56.
[8]张芳芳,刘儒,王永生, 等.时间散点图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342-34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3.05.007.
[9]吴丽华.心电散点图在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0,27(3):164-167. DOI:10.3969/j.issn.1672-0458.2020.03.009.
[10]李国钰.30例心房颤动伴长 R-R 间期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67-1768. DOI:10.3969/j.issn.1001-7585.2013.13.056.
[11]袁超,方冬平,李果, 等.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2016,11(11):1593-1597. DOI: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6.11.003.
[12]王岩.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4):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