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地理空间观点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7月   作者:杨丹
[导读]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地理学和科学社会紧密联系,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理课程在教育体系上重新得到了重视。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空间观点又是地理观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杨丹   136000

摘  要:随着地理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地理学和科学社会紧密联系,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理课程在教育体系上重新得到了重视。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空间观点又是地理观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学生的思维正从发展中走向成熟,所以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本研究从地理空间概念,空间观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及空间观点对学生的帮助,并针对内容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地理空间观点;培养;中学生;策略
        一、地理空间观念的相关理论
         1、空间的研究
        从古到今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空间观念,在空间的理解上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大部分观点是运用空间的三维性来定义的。老子曾有言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皆为其宇宙,他的言论不断强调空间方位的重要性,认为其空间概念集合各种具体方位于一体同时还提出了地域问题的空间方位和空间方位具有的相对性。
         2、关于地理空间观点的研究
        空间思维的产物之一是地理空间思维,同时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得以进行的传播的中介。地理思维自产生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地理理论模型的生成产生了影响。地理空间思维还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很多概念可以由空间思维得以转化。地理学科是典型的具有空间特色学科,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利用联想、对比、想象、推理等手段。并且可以学会运用心里或脑中的地图借助手进行描绘,因此能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空间思维的延展。
         3、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空间观点
        目前,在向中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传授知识时,不只在于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知识,灌输式的传播原理,而是进行空间观点的传授,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地理知识的空间系统。培养地理空间观点,很关键的是养成这种习惯。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教师应开始引导,慢慢学生自主养成这种习惯,所以形成完整的空间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空间观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1、空间观点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1)区域认知与空间观点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对于影响地理实践活动及人地和谐观点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借助对比法对比区域间的差异和某个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通过对比,可以将区域间地理现象的特点和区域间地理现象的性质区分开来,明确辨别事物的程度从而分出不同的级别,通过找到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标志。例如,在分析亚欧大陆显著的季风性气候的局限性时,只有通过与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范围的比较,这个季风性的特点才会显示出来。再如,美洲大陆环境结构的空间格局,只有通过与其他大陆进行对比,其大陆的总体框架才会显现。总之,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地理空间观点,这种空间观点是目前人们不可缺少的素养。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把地理空间观点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断筛选与地理空间观教育因素有关系的事实,以地理基础知识为基础,循序渐进的进行地理空间观点的教育,使全体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2)综合思维与空间观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纵向的眼光观察,可以看出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地理涉及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学问,二者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它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的某些知识点时,时空联系更为紧密,如中国的水资源降水分布这一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国水资源分布时间上的区别和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如果以我国为例,我国气候类型为显著的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到海陆性位置差异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在时间上显示为全年降水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在空间上显示为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从而表现出水资源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3)人地协调观点与空间观点
        人地协调观点是指有关人地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并且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是人地协调观,地理这门学问涉及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空间观点主要是对地理现象方面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在涉及到一系列“它是什么”“它的位置在哪里”“它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则可以给予解释并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和地理环境发展过程的空间关系,例如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位于什么位置、它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它的空间位置是由哪些组成的、它的层次性以及排列性的关系等,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的空间观点,是进行地理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使命。
         (4)地理实践力与空间观点
        地理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需要具有空间特色的特点,并且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理空间知识学习和空间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慢慢形成有利的空间思维模式。其中地理实践力与空间观点的结合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例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空间观点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在沙漠探险中需要空间定位能力,如果人的大脑中缺少此空间观点,将无法辨别地理方位,就无法帮助自己走出沙漠,脱离危险。从而便于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理空间观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地理实践的重要作用。
         2、空间观点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观点思维的形成
        (1) 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空间察觉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大支持,这有利于地理教师充分发现和利用。例如地理教材中有形象生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插图,美丽的自然景象,加深学生地理知识的印象,可以形成接近于现实的空间景观。利用这种脑中的形象进行空间思维模式的地理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形象学习,将表象思维上升到空间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空间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深刻思考。例如,如果地球不会公转,是否还会存在四季交替现象;如果地壳始终不运动,那么地壳内部是否会发生变化;对于地球经纬度的理解也是空间想象的结果。所有这些设想以及开放的答案都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展开空间洞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2) 有利于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学生地理课程中都强调地理立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完全忽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恰恰相反地理基本知识的内容,和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中学地理教学中不断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和空间思维指导下建立不同地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才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和空间应用能力。



        3、空间观点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
        地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综合立意能力,因为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最终也将以能力的形式体现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地理学科这一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正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现实生活更是如此,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和自身所处的特殊地理空间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且都要受到所处地理环境的限制。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要不断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形成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地理空间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作用地理知识来分析、解决、探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空间观点培养的具体内容
        1、地理环境整体性与空间联系联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例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这些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要素通过空间的偶然结合,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我们以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为例,大气循环中物质不断进行交换,空间流动,产生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降落江河湖泊中,江河湖泊通过蒸发作用,又重新回到大气中,从而形成循环,从这一简单例子,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空间环境整体性和空间之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与空间观点联系
        地理空间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的规律性。以地域分异规律为例解释地理空间差异性和空间观点作为联系。首先“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如从炎热的非洲到寒冷的黑龙江地区;然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如我国从多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部;“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喜马拉雅山的山麓到山顶,这三个地理事实都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空间之间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
        四、中学地理观点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空间位置与分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位置与分布必须以认识地球表层各地方的位置为前提,从而进一步理解某一地理位置的区域、相邻的国家、濒临的海域和全球相互关系的所有要素。其中空间分布观点包括对地理位置的基本认识和对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认识。地理位置是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包括国家、商业点、铁路的一系列具体地理事物的占位状况和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理空间分布主要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展开的空间范围和排列位置。
        (1)对空间位置的观察
        对空间位置的观察,其是指学生有目的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进行观察,从而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整体的、对空间层次等综合的反映。教师综合运用地图、在黑板上画简图、三维模型的模式图等训练学生对空间位置的知觉、触觉等多个系统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空间位置的观察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分布规律。
        (2)对空间位置的描述
        空间位置是指学生通过想象并将头脑中根据实践已有地理信息进行空间位置的概括,并对头脑中已有的视频、图像、文字等地理知识进行处理和加工,消化理解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并且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一般规律加以概括,从而形成自己为空间位置描述的能力。教师运用对比方法、引导学生对地理空间的排列并学会对原有的地理空间结构加以综合,概括出空间分布关系的一般规律,并可以通过一般规律进行空间位置的描述。
        (3)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与交流
        学生在完成空间位置的概括和描述后,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空间位置表达出来就显的尤为重要了,这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观察和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某一地理区域的测试,例如对我国陕西省这一地理空间位置的描述,让学生对方位和距离等进行确定,并通过相应的专业术语进行描绘使用,教师对学生描绘的空间位置关系表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空间特征与空间认知联系的方法
         空间特征由空间内部的地理要素或具有特殊要素组合展现。每个空间都具有与之相关的决定性要素,又可成为主导要素,且主导要素可以使空间之间产生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区域之间的联系。根据空间认知联系这一方法可以给地理教学重要的启示: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空间联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空间特征,因为空间特征和空间认知具有重要的联系,空间特征是空间认知联系的起点。[9]
        (1)渗透空间特征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分析地理材料的差异入手,区域互补性产生的基础是区域差异性。通常,区际间的资源水平不同,供需条件不同,资源供给具有针对性,所以当某一地域的资源能对另一地域资源进行供给,而另一地对此资源恰有需求时,才能构成区域间的资源互补。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但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这就形成了我国南北方地域差异和供需关系,从而为形成互补关系提供重要基础。
        (2)渗透空间联系的方法
        空间联系是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之一,在引导学生了解空间联系时,可以从空间的相互作用除法,以运输路线作为主要介绍和研究对象,因为空间联系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满足运输的可操作性,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铁路、公路、航空等等都是实现空间相互作用的工具,这些工具是我们能够实现空间联系的重要条件。南部地区怎么为我国北方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呢,从而达到资源互补人状态?是管道。 “运输可达性的媒介”需要地域性进行紧密的空间联系。
        五、总结语
        在本篇文章中以中学生地理空间观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地理空间观点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别对空间的研究、地理空间的研究、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空间观点循序渐进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对空间位置的培养进行具体分析,加强学生从空间观点看问题的角度,利于学生对于地理教材的理解,对于学生对空间联系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进行简单分析,进而引申空间认知和渗透空间联系的方法,不断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表格对学生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志梅,袁孝亭.地理空间格局知觉能力及其培养[J].地理教学,2010,(19):4-6.
 [2] [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2012.
 [3] 袁孝亭,王向东.论地理学科的空间观教育[J].地理教学,2005(1):10-11.
[4]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冯以浤,译.地理学报,1992(4):289-296.
 [5] 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20-24.
[6] 褚丽娟.中学生地理方法和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 梁万库.培养中学生地理观点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杨丹(1995.08—),女,汉族,籍贯:陕西榆林人,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研究方向:地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