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封姣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7月   作者:封姣
[导读] 德育工作通过幼儿的真实感知、体验后才能发挥作用。幼儿道德学习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的自主行为,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塑造和建构幼儿的道德主体。

江苏省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朝阳幼儿园       封姣     215400

摘要:德育工作通过幼儿的真实感知、体验后才能发挥作用。幼儿道德学习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的自主行为,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塑造和建构幼儿的道德主体。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新视角
        引言:幼儿园应把德育教学放在首位,因为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格和人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幼儿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概述
        目前,学者们对于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认知并不相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理解。一些学者认为,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提高幼儿德育素质,加强幼儿品德,培养幼儿具有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性格,提高幼儿综合素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幼儿园德育教育主要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根据教育大纲要求培养幼儿掌握一些浅显道德标准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未来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一般来说,加强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准。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准,加强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境界,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第二,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幼儿园的教育包含各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时期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园阶段的德育没有从幼儿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出发
        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幼儿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不太重视,通常用幼儿是不是学会了足够多的知识、是不是具有了足够强能力作为衡量幼儿水平的标准。因此,在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园在招生时多以能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英语、数学、语文知识,加强小学学前基础作为宣传口号。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不符合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成长特点和成长规律。这样的错误教育观念,不仅无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幼儿的个性化特点,从而打击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这样的错误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教师也忽视了幼儿的特点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阶段的德育教育体系不完善,没有突出幼儿的中心角色
        即使幼儿园和教师认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还是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实际的幼儿园德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把自己看作课堂的核心,对幼儿发号施令。久而久之,幼儿在这样的德育教学环境下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只能凡事听从教师的安排和命令,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和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中,这样的德育教学课堂也如同虚设,对幼儿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和督促作用,反而还会让幼儿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一)集合德育多元主体,搭建德育“新桥梁”
        德育教育的主体本就不仅仅是教师,它还包括家长,甚至是社会主体资源。为了深化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共同教育的桥梁,集合、联动多元主体,丰富德育教育的主体,实现德育教育的双向甚至是多向教学。首先,幼儿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联动家长,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包括微信、钉钉、qq等和家长之间达成密切的即时合作关系。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透明、公开化,寻求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并且传递给家长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深化家长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幼儿园的许多家长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压垮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利用信息技术幼儿教师则可以和家长之间形成及时且有效的联动,能够改变家庭教育这一现状,深化德育教育效果。其次,幼儿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联动社会群体,包括社区环境、小学教育等,实现多向沟通交流,将这些主体都纳入到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
        案例1: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和社区进行联系,为孩子们提供“感恩教育”意识发展新舞台。带领孩子们深入社区,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送温暖、为社区人员表演节目等,这都能够培养孩子的尊老意识,也能够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发挥社区的主舞台,实现有效德育。
        (二)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的游戏教学当中,从而提升幼儿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自己知识体系的补充和提升,在网络上寻找更适合幼儿学习的一些资源内容,让幼儿能够在游戏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到一些知识。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一些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歌曲或者视频,加强幼儿的学习效率。
        (三)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开展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协作。新形势下,幼儿园以开放的理念办学,让孩子走出去,把社会教育资源请进来,既能有效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升,又能促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深度融合,促进幼儿德育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幼儿园需要不断更新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需要不断调整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内容,改善幼儿园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家园同步教育,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使幼儿可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祁彩君.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63.
[2]赖碧云.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的新视角[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225.
[3]秦玉菊.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