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晶晶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 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气道气囊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接诊的人工气道治疗患者59例进行护理分析,总结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改进对策,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检测流程因素和导管型号问题等;在管理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20.34%,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至3.39%,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重视对人工气道气囊患者的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流程和管理培训,选择型号合适的导管,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囊;风险因素;护理对策
人工气道是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重要方式,利用导管中插入器官将患者的呼吸道与气管连接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治疗方式保证危重症患者的呼吸畅通,保证机体的供氧需求[1]。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人工气道气囊的压力,若压力不足会导致气道漏气、呼吸器通气不足等,不但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还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加强对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管理,保持适宜的气囊压力非常重要[2]。本文分析人工气道气囊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8月~2020年5月,研究对象是59例应用人工气道气囊治疗的患者,其中21例经口器官插管,27例经鼻气管插管,11例气管切开插管。患者的疾病类型如下:重症胰腺炎19例,呼吸衰竭1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10例,多器官功能综合征伴呼吸衰竭1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是29~75岁,平均年龄是(46.53±1.38)岁。本文研究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签署研究知情书。
1.2管理对策
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后,制定如下护理管理对策:①加强气囊葫芦管理培训。定期开展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气囊管理知识,培训完毕后进行不定期考核。提升护理人员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重视程度,学会规范性管理气道气囊,掌握正确的压力和监测频率[3]。②规范气囊监测操作。在护理操作前,对口腔内和声门下进行吸引,减少气囊上分泌物积聚。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降低口腔感染风险。在鼻饲前要仔细监测气囊的压力,属于标准范围内才可使用。护士长要强调测压表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规定标准,使护理人员全面、熟练掌握。③优化护理流程。固定气囊测压表的放置位置,方便取用。在容易漏气的重点时间段加强巡视,专人负责。护士长要随机抽查和监督,保证操作规范[4]。将气囊管理交接纳入床边交接的重点,保证气囊压力适宜。④导管适宜。选择适合患者型号的导管,避免因持续不当出现吸入或液体潴留。及时冲洗,减少局部感染。
1.3护理指标
对比患者护理管理前、管理后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选择的软件包是SPSS26.0,指标数据的记录形式是(n,%),检验的工具是,只有当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时,P<0.05.
2结果
经过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数据与管理前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1.
注:与管理前相比*,=14.03,P<0.05.
3讨论
人工气道气囊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医护人员因素。对人工气道气囊知识认识不足、漏气时未仔细分析;气压管理不当;②患者因素。患者气道畸形、气道软化等。③气囊测压方式错误。依靠往期护理经验对气囊进行充气;科室配置的气囊气囊测压表数量欠缺,使用率低;操作不熟练等。④监测流程问题。护理交接不到位、异常气囊压出现时未及时分析原因;护理人员因繁忙未及时监测。⑤导管型号不当。型号不当无法保持气道压力的正常封闭功能;气管切开时会对气道产生刺激,造成肉芽增生或软骨软化等[5]。
机械通气和人工气道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方式,气管插管可以避免气道阻塞,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根据上文分析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管理措施,可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从上文表1中的分析可知,在护理管理前,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较多,有12例。在护理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降低至2例,证实护理管理取得积极的改进价值。
在护理管理中,定期开展培训,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提升其护理责任感和安全意识[6]。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按照标准规范测量气囊压力,增加气囊测压表的数量配置和使用频率,不凭借护理经验进行盲目增压,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
综上,总结人工气道气囊患者在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性加强管理,控制护理风险,使患者的治疗安全得到保障,提升预后。
【参考文献】
[1]邵丽丽,张艳,施金梅,朱敏,丁嘉敏.闭环管理模式在呼吸监护人工气道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23-26.
[2]林艳,孙青,王旭.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无创辅助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79-81.
[3]张勤,黄勤慧,朱金君.脑科重症监护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风险的护理对策[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1(06):427-429.
[4]张池,张艳,李淑英,王春华,刘俊英,张延红.ICU护士对气囊管理认知态度和行为多中心调查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17(07):1189-1190.
[5]魏婕.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3):4252-4254.
[6]张明,张明霞,刘岩,代小蓉,刘逸文,刘帆.基于循证的神经重症患者人工气道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11):113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