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张燕敏
[导读] 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对患有心绞痛症状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工
        张燕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200032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对患有心绞痛症状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工作期间,对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心绞痛症状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48例,医院收治老年患者诊疗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9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循证护理干预组)与②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各24例,试探讨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出现不良血管事件以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的具体比较情况。结果:①组(循证护理干预组)老年患者在采用该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出现不良血管事件的人数为3例,所占比例为12.50%,较②组老年患者出现不良血管事件情况少,(P<0.05),②组患者出现不良血管事件的人数为8例,所占比例为33.33%;①组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依从人数为21例,所占比例为87.50%,较②组患者依从情况更佳,(P<0.05),②组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依从人数为16例,所占比例为66.67%。结论:患有心绞痛症状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易出现诸多方面的不良症状反应,经研究结果表明,对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出现不良血管事件的现象。
        关键词:心绞痛症状;老年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分析
        
        根据医学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患有心绞痛症状的老年患者人口数量逐渐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身体各方面机能水平、综合免疫能力等方面情况较差,同时还患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且患有心绞痛症状的老年患者所承受的病情反应是较为长时间、持续性的,不利于老年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1],因此医院现决定对其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具体的应用价值以及研究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心绞痛症状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48例,医院收治老年患者诊疗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9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循证护理干预组)与②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各24例,参与下列研究的老年患者均未患有任何精神类疾病、且具备良好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意识清晰、无重大肾脏类疾病、患者家属均同意;两组老年患者基本资料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1.2 方法
        1.2.1 ①组(循证护理干预组)
        (1)由医院科室将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等临床医学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小组内的所有医务人员需对循证护理工作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并通过医学数据资料库寻找有力的循证护理理论支持,便于后续为老年患者展开更为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2];
        (2)护理人员需了解与掌握每位心绞痛患者对自身病情状况、相关病理知识、治疗方案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化的指导措施,向其以较为简单化、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相关知识内容,增加心绞痛患者对多方面具体情况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对后续循证护理措施开展的认可程度;
        (3)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各方面的治疗措施以及住院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导致其易出现心理层面的不良症状反应,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实际真实想法与态度的了解,认真分析其心理层面不良症状反应具体原因所在,并为其进行一定的心里安慰与开导;也可以采用音乐疗法、腹式呼吸法等方式有效缓解老年患者内心层面的不良症状反应[3];
        (4)护理人员需根据每位心绞痛患者实际病情状况为其制定每日合理化的营养餐食,注意为其多准备新鲜的水果或蔬菜,避免对老年患者胃肠道造成损伤或造成其出现便秘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后续开展对其进行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每个阶段主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计划内容的合理化调整,促进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良好恢复状况[4]。
        
        1.2.2 ②组(常规护理干预组)
        对该组老年患者将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
        采用数据记录法(即例数/百分比)对两组老年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血管事件以及对护理模式的依从情况进行具体的比较说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1.1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①组(循证护理干预组)老年患者在采用该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出现不良血管事件的人数为3例,所占比例为12.50%,较②组老年患者出现不良血管事件情况少,(P<0.05),②组患者出现不良血管事件的人数为8例,所占比例为33.33%;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心绞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出现不良并发症状的现象,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的良好恢复状况,在医院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工作中是值得推广与广泛使用的[5]。
        参考文献
        [1]袁冰. 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1):225-226.
        [2]田宓.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4):88-89.
        [3]修耕华. 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4):82-83.
        [4]刘高荣,姜竹音,孙卉. 循证护理在提高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8):122-124.
        [5]欧阳雪涛. 浅谈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