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张瑾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
        张瑾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500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SS-QO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的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效果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需对其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1]。除采取积极的治疗外,对患者实施优质全面的护理也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常规护理已难以适应现阶段服务需求,优质护理服务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即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500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1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250例,男性136例,女性114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3.54±10.26岁)和研究组(250例,男性135例,女性115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3.98±10.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治疗、健康教育、一般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完善科室人员配置,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具体如下:
1.2.1加强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增强巡视次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肢体活动和感觉障碍情况有无加重,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指导家属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轻度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抬高床头,进食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呛咳,吞咽困难、昏迷者视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鼻饲,加强鼻导管的护理;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对无法翻身的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每2h一次,嘱家属早晚温水擦洗患者全身,以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进食、穿衣服等;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适宜,定期通风,保持病室安静,去除室内异味,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安全护理,针对存在意识障碍和躁动的患者,注意安全防护,床边加防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保持病室地面干燥平整,走廊、卫生间等处设置扶手;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规范使用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严格掌握剂量和滴注速度,口服药物者嘱患者科学合理用药。
1.2.2健康教育。

通过发放脑梗塞知识手册、开展讲座、播放视频、设立宣传标语、一对一咨询、举办病友交流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脑梗塞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康复锻炼等,注意宣教过程中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采用通俗易懂、温柔亲和的语言进行宣教,针对理解能力较差、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对其家属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脑梗塞的认知度,增强其治疗信心;日常护理中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主动协调,尽量满足所有患者的合理需求。
1.2.3心理护理。针对清醒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具体心理状态,疏导、鼓励患者,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针对言语障碍患者,关心、体贴、尊重患者,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如手势、表情、画图等,列举以往治疗成功病例。
1.2.4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行康复锻炼,从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逐渐过渡,失语症患者加强患者的语言功能训练,吞咽功能存在障碍者,加强吞咽功能训练,注意以循序渐进、活动量由小至大、时间由短至长的原则开展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选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SS-QOL评分:对照组(116.25±18.45)分,研究组(142.69±20.74)分,比较结果为(t=15.060,P=0.001);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78.36±6.58)分,研究组(86.34±5.96)分,比较结果为(t=14.212,P=0.001)。研究组SS-QO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脑梗塞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以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失语、偏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除采取积极的治疗外,于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优质护理服务即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的一种更为全面、综合、优质的护理模式,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强化,并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的一种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2]。
        本结果显示,研究组SS-QO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脑梗塞患者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闫彤月.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 006(005):131-131.
[2]兰端云.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050(03):369-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