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伊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通过PICU层级护理来探讨患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8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44名患者归入对照组,将剩余的44名患儿归入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采用PICU护理,根据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来对其效果进行衡量。结果: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之后,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11%,观察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患儿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88.72±5.52),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护理评分为(78.67±5.65),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总护理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评分要高(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院内感染控制的时候采用PICU层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PICU层级护理;患儿;感染控制;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质量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儿科PICU病房是专门为医治病情较重的患儿而设置的,这一类的患儿对护理质量和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去达到这一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将PICU层级护理模式应用在患儿的院内感染控制上。将PICU层级护理应用在对患儿院内感染控制上,不仅能够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大大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这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去研究PICU护理对患儿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8名患儿,该研究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调查选取的样本素材是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88人,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44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44名患儿纳入作为观察组。纳入研究样本的标准为:(1)患儿符合有关接受PICU层级护理的条件;(2)患儿家属都知道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内容,并取得家属的同意;(3)本次研究经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对象:(1)部分资料缺失的患儿;(2)在治疗过程之中放弃治疗的患儿。其中在观察组的44名患儿中,男患儿有28人,女患儿有16人,其中其年龄范围在0.5周岁-12周岁,平均年龄为(5.2±2.3)岁;在对照组的44名患儿中,男患儿有21人,女患儿有23人,其中其年龄范围在0.5周岁-11周岁内,平均年龄为(5.8±2.8)岁。这两组患儿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1.2方法
对44名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PICU护理,其主要的措施内容是:(1)对患儿出现一些基础性疾病进行护理,包括监测有关的生理指标以及进行药物支持等;(2)与患儿之间做好沟通工作,及时的去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儿面对疾病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给患儿家属普及一些健康的知识和内容;(3)对患儿做好相关的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护理时还需要对患儿进行相关的吸痰护理,在对患儿吸痰前需要及时的去和患儿家属做好沟通工作,给患儿家属说明吸痰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家属协助和配合相关的工作。在吸痰护理的过程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吸痰管插入到患儿的气管之中进行平缓的抽吸,在吸痰护理完毕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为患儿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对于切管切开的患儿而言,还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敷料的更换,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4)加强PICU的消毒管理工作,由于接受PICU护理的患儿都是一些病情相对危急的患儿,这些患儿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差,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对室内进行通风,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
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PICU层级护理,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内容:(1)将负责PICU层级护理的护理人员按照N级的标准进行分级,(注:护理人员按照N级的分级标准如下,N0级:参加护理工作尚未达到1年,其完成护理工作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引才能完成;N1级:参加护理工作达到1年,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N2级:参加护理工作达到3年,能够完成大部分的护理工作;N3级:能够独自完成一些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N4级:具有副医师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病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分级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层级分类管理,公布相应的晋升制度和考核标准,护理人员需要达到相应的级别的考核标准才能进行晋升和上岗;(2)按照N级的标准适当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每一组中由N3级别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组员包括N2、N1、N0级别的护理人员,并将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化,对于一些病情相对比较危急的患儿而言,需要安排N3和N2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儿可由N1和N0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这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其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效果三个部分,对应的分值为25分、25分和5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在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的时候要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来检验。当P<0.05的差异时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患儿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的评分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患儿在护理质量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PICU层级护理对于控制患儿的院内感染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PICU层级护理,这样才能降低患儿的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有大量的资料表明,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和护理模式是存在联系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这就要求医院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并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患儿采用PICU层级护理之后,不仅降低了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有效的去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因此表明在临床上对患儿开展PICU层级护理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要对患儿开展PICU层级护理,其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有效的去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这对于医院影响力的扩大而言是有着重要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张虹.PICU层级护理对患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028(002):118-119
[2] 贾婷婷.PICU层级护理对患儿感染控制的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20,000(006):134
[3] 付洪杰,吴艳丽,耿静静,李得志.PICU层级护理对患儿感染控制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037(024):3367-3369
作者简介:孟伊(1986年12)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新乡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师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新生儿 PI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