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分析护理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曹辉
[导读] 目的:评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
        曹辉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评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8/7/1-2020/6/30期间就诊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43例;另外观察组43例,加用疼痛护理。对护理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提升程度做可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VAS评分详尽且患者疼痛剧烈(P>0.05),护理后发现加用疼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比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ODI腰椎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护理后都有改善,但观察组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基础护理基础上提供疼痛护理能够满足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的需求,能够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腰椎间盘纤维受到严重损伤后导致髓核组织从裂口中突出并对附近神经根造成严重压迫而引发患者腰椎功能下降并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是缺乏体力活动及长期坐位办公的中青年,可通过用药止痛、推拿及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疼痛护理即通过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运动方式指导等保守方案实现疼痛减轻的护理方案,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7/1-2020/6/30于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取86例,按护理方式分为2组(n=43)。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不存在心智异常及肢体功能障碍,能够认可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进行;所选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按照要求完成研究问卷;排除标准:排除不认可护理方案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排除存在其他影响本次护理工作进行的疾病的患者。观察组26岁-57岁,平均(42.21±8.54)岁,男女比为23:20;对照组27岁-56岁,平均(41.52±9.54)岁,男女比为21:22。资料存在均衡可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及推拿按摩等护理。观察组加用疼痛护理[3-4]。措施如下:(1)患者入院后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等,对患者提出疑问进行答疑并安抚患者情绪,然后指导患者接受检查并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与疼痛护理方案;(2)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并指导患者以合适的体位卧于床上,告知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卧位时可在腰部用薄枕头垫高并告之患者睡硬床板对身体有好处,做好腰部日常保暖并可选择热疗缓解腰部疼痛感(3)根据患者疾病状况提供针对性康复按摩推拿及运动指导,包括高抬臀运动、五点支撑法运动等;(4)告知患者日常要保持舒适心情,如疼痛难忍可联系医生并遵从医嘱用药。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评价[3]。护理前后应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采用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判断患者腰椎功能情况,ODI评分高低与腰椎功能良好程度呈负相关。
1.3.2 护理前后运用MLHFQ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评分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VAS评分、ODI评分和MLHFQ评分均用(士s),行t检验,有差异是P<0.05。
2结果
2.1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满足P>0.05的无差异状态,但护理后发现虽然两者患者疼痛程度都有所下降且腰椎功能有明显提升,但加用疼痛护理的观察组VAS评分与ODI评分降低更多(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LHFQ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同护理前MLHFQ评分相比均满足P<0.05的统计学差异;但护理后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仍满足P<0.05的关系意味着额外采用疼痛护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品质,见表2。


3讨论
我国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导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患者患病后,其腰部及下肢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会出现剧烈的痛感,为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困扰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通过手术治疗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患者腰椎功能仍不能立即恢复,可借助一系列保守治疗措施及疼痛护理方案来减轻患者痛感并帮助患者促进其腰椎功能提升以改进其生活质量[5]。与传统护理相比,疼痛护理是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注重患者疼痛感受并提供有效的按摩护理、体位护理等方式减轻患者痛感,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转移患者对疼痛的关注以减轻患者主观疼痛感受,帮助患者通过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6]。结果表明,为接受基础护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再提供疼痛护理能够满足患者进一步降低疼痛感的需求,借助疼痛护理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由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MLHFQ评分分别提高到(74.32±6.25)分和(82.85±5.13)分,分数存在组间差异可以知晓通过疼痛护理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用疼痛护理能够切实改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并促进其生活品质提升,能够得到患者认可,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惠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特点及康复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 ,008(15):221-223.
[2]丁琼.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J].饮食保健,2019,006(035):83-86.
[3]成旭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035(033):167.
[4]吴帮燕.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9,009(002):225.
[5]王婷.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5):125-126.
[6]王志永.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28(15):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