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重庆 400000
【摘要】2019年我国爆发了全国性质的肺炎疫情,湖北省是重灾区,2020年1月24日23时,全国各省市都采取了国家一级响应,武汉市采取了封城措施,这是我国首次实行的封城管理。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次疫情的危害性是多么巨大,当中国控制新冠疫情形势向好时,国外又爆发了,而且数据在不断的扩大蔓延。新冠疫情发展为全球性疫情,它不仅摧残了人类的身体,也让我们的心灵饱受折磨,特别是对新冠肺炎患者,要面临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很多患者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使患者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现就我自己护理新冠患者的亲身经历,通过他的讲述,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新冠肺炎 心理问题 消除心理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其病原体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呈家族聚集式发病〔1〕。感染初期患者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2〕。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以及有一定的死亡率,面对目前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疾病,给患者本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继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问题如头晕、心慌、胸闷、失眠、肢体麻木等。人在面临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呢,并伴有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糖原分解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然而这类反应过于强烈,会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3〕。
现通过一例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问题来展开研究。
患者一般病史资料
患者(小亮)化名,男,39岁,于2020年1月27日因“咳嗽7天,发热3天”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常驻武汉,2020年1月22日由武汉返回孝感,当时有干咳少痰症状,3天前有发热(最高体温38.6℃),伴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咳嗽时腹痛,1月27日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行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考虑病毒性肺炎。1月29日,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活动喘气,间断腹泻等症状。生命体征:体温38.4℃,脉搏93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10/80mmHg。辅助检查:2020-1-29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3.03*/L,血小板86.00*/L,平均血小板体积13.24f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0%,淋巴细胞数0.71*/L,嗜酸性粒细胞0.00*/L,血小板分布宽度17.94fl/L,大型血小板比率46.94%,提示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患者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2020-01-27至2020-03-12期间,患者复查新冠核酸检测连续5次都呈阴性。
在援鄂工作期间,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照顾与护理,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到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时,他内心是害怕和恐惧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疾病本身没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家人也被感染。还有被众人歧视的感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瘟神人人都躲着他。以及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封闭的治疗环境等均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疾病康复。〔5〕继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症状,患者出现了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胸部CT明显好转,氧饱和度98%,心电图正常,血常规、水电解质等指标都正常,但核酸连续5次都呈阳性是患者加重了焦虑的情绪。在隔离过程过程中,对疾病的未知与恐惧,较长隔离期造成的厌倦。〔4〕很容易产生恶劣情绪,不断重复的恶劣情绪其分泌额外的激素类物质终究会损伤胸腺和淋巴这两大免疫系统。〔12〕研究表明,传染病患者在隔离治疗期间可产生焦虑、担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6〕据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在部分新冠患者调查中,21.62%的患者存在焦虑心理,50.00%患者存在抑郁心理。〔7〕
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下措施:
1.为患者制定规律的作息表。患者长期呆在隔离病房,难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单调、乏味的隔离生活,以及空间的限制,让人感觉自己已经与世隔绝,被世人抛弃的感觉。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隔离治疗可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创伤,甚至可能引起自杀等自残行为,且这些影响在解除隔离3年后仍然存在。〔5〕那么在新冠轻症患者隔离期间,让患者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就制定了一个生活干预计划,规律作息,按标准执行,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日常起居的整理,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让患者自己设计房间物品的摆放顺序,然后以最美观、简洁评选出最佳设计奖。这样可以激发患者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性,改善心情。为患者分发一些强大内心的心灵书籍,使患者通过阅读既打发了闲暇时间又能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从而起到由内而外的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及心灵感悟。生活干预可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8〕
2.开展微信健康教育。由于新型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都是全副武装,说话很费力,而且长时间面对面交谈很容易被感染,像平时常规的做健康教育,进行病房介绍,用药指导等介绍无法实施,所以我们在隔离病房采取了微信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现在科技的发达,网络微信已经融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医患群和病员群,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时推送新冠肺炎研究的成果,事实数据播报等信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的做好解释,并鼓励患者定时交流心得。为患者录制一些小视频如睡前放松呼吸法,中医保健操—八锻锦等,让患者跟着视频上面练习,督促患者进行锻炼,提高免疫力,利于疾病的恢复。微信健康教育能提高疾病的恢复。〔10〕
3.取得家庭系统的支持。所谓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助于总体功能的发挥。〔11〕隔离期间,家属是不能探视的,患者心理上会产生孤独、寂寞感,以及思念家人担心家人的安危等心理因素。家庭系统的却失,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积极性降低,从而对疾病康复产生负面影响。〔9〕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可以使患者降低其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11〕鼓励患者每天与家人视频通话,通过与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家属对待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和看法,自觉遵医行为(配合药物治疗,合理饮食,按时正确服药,康复锻炼等)得到提高。积极的家庭系统的支持对患者身心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寻求专业的精神卫生专科医疗团队。在以上护理干预效果不佳及重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可采取心理专业医生干预。在援鄂医疗队中我们有心理医生帮助我们克服心理障碍,缓解我们工作上的紧张压力,监测我们睡眠质量状况等,保证我们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出现中度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能及时给予援助,通过评估,达到要求后立即申请心理干预援助。
通过以上措施,能帮助患者度过最困难的的隔离时期,也能使病人身心恢复健康,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第六版[EB/OL].(2020-02-19)
〔2〕ChanJ,YuanS,Kok K H,etal.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 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 mission: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J].Lancet,2020,395(10223):514-523
〔3〕田同荣.心理诱导对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西护理杂志.1988.12(5):197
〔4〕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1-5
〔5〕Brooks S K,Webster R K,Smith L E,etal.the psy 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J].Lancet,2020.pii:s0140-6736(20)30460-8.doi:10.1016/s0140-6736(20)30460-8.
〔6〕林海霞,辛洁.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方式构建[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0):85-86
〔7〕操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2020-03-20
〔8〕陈宏,文雪,周俊,等.生活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2020-03-30
〔9〕石丽,张晓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4):55
〔10〕莫菊莲,周智勋,徐雪萍.微信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电子学杂志.2019,50(4):174-175
〔11〕蔡品云,戴丽群.家庭支持系统对髋、膝关节假体感染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2(16):118-119
〔12〕河北医学院主编.护理医学问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