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苏婷婷
[导读]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苏婷婷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调查总结本病特点及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其他患者不同。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深受患者的欢迎。
关键词:耳鼻喉科;心理学;护理学;路径
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耳鼻喉科发病率高,为了有效治疗患者,缩短        耳鼻喉科患者的治疗时间,医院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耳鼻喉科手术后患者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特点及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探讨了耳鼻喉科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1数据和方法
1.1概况随机选择耳鼻咽喉科78例患者,年龄6~84岁,其中男50例,女28例,其中喉癌26例,急性会厌3例,鼾声5例,突发性耳聋9例,鼻息肉24例,鼻窦炎11例。
1.2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测量数据以(χ±s)的形式表示,分类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患耳鼻咽喉疾病,患者具有焦虑、恐惧、易怒、抵触、急迫等心理特点。针对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讨论
耳鼻喉科患者病情复杂,与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发声器官、双耳        道、双耳道、咽喉道等有关。它具有多器官、多经络、突变、多痛点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个别患者出现病变、生理功能障碍,且多伴有心、脑或其他器官系统疾病,使病情加重、复杂,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应重视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3.1患者心理分析
3.1.1恐惧据调查,95.8%的鼻咽喉疾病患者有恐惧感,其中鼻息肉和喉癌的恐惧感更为常见,因为这两种疾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刺激,耳鼻咽喉疾病患者抵抗力普遍较低他们对自己的症状有严重的恐惧。
        3.1.2焦虑调查显示,87.5%的耳鼻咽喉科患者存在焦虑。由于耳鼻喉科疾病易复发,耳鼻喉科患者希望早日康复出院,因此耳鼻喉科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他们不仅希望尽快康复,还担心疾病复发或恶化,容易演变成焦虑。
3.1.3悲观失望据调查,53.3%的耳鼻咽喉科患者存在悲观失望情绪。这些病人病了很长时间,病得很重。他们认为自己给家人和其他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也有强烈的自责意识,心里很难过。他们心情沉重,很少说话,很少与人交流。
3.1.4疑心据调查,41.7%的耳鼻喉科患者存在疑心,疑心与患者的个性和疾病密切相关。

他们对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产生怀疑,认为他们隐瞒自己的病情,认为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3.1.5抵抗心理根据调查,耳鼻咽喉科患者大多存在抵抗心理。耳鼻咽喉疾病是一种复发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在与疾病抗争的同时,也有抗拒心理,如病情稍有好转时自动放弃治疗,病情逆转时未能及时接受治疗,甚至抗拒医护人员的护理计划,不按计划接受治疗。
3.2心理护理对策耳鼻咽喉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必须经常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对提高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3.2.1心理咨询目前,耳鼻咽喉科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较多。为避免病人等候时间过长造成的心理波动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以保证病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多的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2.2心理沟通:护士在耳鼻喉科的护理中必须耐心细致。由于耳鼻喉科的发病属于慢性病范畴,护士对患者应具有一定的责任感。护士的态度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稳定作用,可以使护士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从中可以找出以往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症结,制定解决方案,使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信心。
        3.2.3手术病人的心理辅导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必须与病人沟通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手术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病人了解自己的情况,并说明手术的重要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业中及作业后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作业后的注意事项。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向病人解释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护理人员要不断安慰病人,鼓励病人,避免病人的恐惧和紧张,让病人安心地进行手术。此外,护士应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努力适应疼痛,并尽量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3.2.4特殊病人的心理护理耳鼻喉癌患者中有许多特殊情况的病人,护理人员应重视这部分特殊病人。经常给予安慰、鼓励,让患者坚强接受治疗。有些癌症患者会焦虑抑郁。作为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感受出发进行说服、引导和举例,使患者更有信心接受治疗,但决不能向患者透露患者的实际情况。至于更严重的后果无法向患者解释,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也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
3.2.5把握优先原则,处理轻、重、急问题,优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视对候诊病人的心理疏导,减少因候诊时间延长而引起的焦虑和烦躁,争取候诊病人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急诊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保持处理环境的稳定性。护士要有同情心、真诚、责任感和尊重,让患者把你当成自己的人甚至亲人,愿意和你交谈,愿意告诉你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使护士从交谈中了解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与病人详细交谈,介绍治疗护理措施和方案,帮助病人分析过去治疗效果差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甚至超过药物治疗的效果;焦虑抑郁的患者可以通过建议或其他方式减压,病情要适度保密,不要让他们知道太多;对悲观失望的人不要害怕恐慌,要给他们生活的希望。
4小结
从现实来看,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和护理观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知识,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本文对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做了一定的总结和指导,希望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耳鼻咽喉科患者服务,同时也适应了耳鼻咽喉护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护理队伍的技术水平更加精湛。
参考文献:
[1]何燕萍,许娴.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2018,(21):160.
[2]蓝美莉,洪丽霞,黄翠莲.耳鼻喉科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探讨[J].北方药学,2018,8(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