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   作者:潘娜
[导读]
潘娜
(泸县福集镇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
  四气五味作为中药最核心的理论,这其中所谓的四气五味和天地的关系比较密切,也可以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药物身上有了详细体现。
一、何为四气五味?
  四气,这里指的就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也是性质,在理论当中,动物和植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些是自然生长的,天带来的是寒热风湿,地带来的是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大不相同。所以当人生病的时候,体内的四气五味的平衡就被打破,所以这时候中药的四气五味将会给人体带来补充和纠正。如果人体过于寒,就需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如果身体过于热,就需要用凉药,也会用寒药来过渡它的热,这也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的作用在于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气味也分厚薄之分,可以简称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泻。这是一些基本原则,和定理是一样的。
  四气五味,总体来说就是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基础支撑,因为药物都存在不同的性与味,两者都是药性的一方面,从古代开始,各类中药书籍都将药物的性味标明,便于对复杂的药物的共性和特性进行认知和临床用药的意义。因为药性是依据实际情况多次验证得出的,也是在性质上对多种药物医疗作用的涵盖,同时药味的确定是通过口尝得出的,进而明确多种药物的不同滋味以及医疗之间的各种作用。
  四气包括了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也被统称为四性,寒凉与温热是呈现对立的,然而寒凉、温热两者存在程度各异,除此之外,还存在平性,其指的是药性平和,多数寒凉药都具有清热、泻火的疗效,对于各种热证有显著疗效。温热药具有散寒、助阳等疗效,针对于多种寒证。
  除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以外,针对一些药物,还会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药性加以区别,药物的四性是通过作用机体所反馈得出的,因为其症状具有寒热之分,故选择相对的性质进行治疗,可缓解热证的药物,例如黄岑、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对于热证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具有寒性,相反可缓解寒证的药物,都属温性,例如附子、干姜等,针对腹中冷痛等寒证均存在一定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热性,所以“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是基础的用药规则。


  五味是通过长时间验证所得出的规律,其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利用五行学说综合起来的,药物的五味是经过用药所得到的疗效确定的,其不光是药物味道的反馈,也是药物作用的涵盖,《内经》所记载的就是关于五味最早的总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善,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开始逐渐被完善。
  五味包括了辛、甘、酸、苦、咸,除了五味之外,还存在淡和涩两味,淡具有利小便的作用,一部分渗湿利尿的药物皆为淡味,可治疗水肿、脚气等病症,因为《神农本草经》当中不存在淡味,所以现代中医都称为五味,涩与酸两味的作用类似,都具有收敛固涩的疗效,所以在很多文献当中也用酸味来代表涩味,或者同时存在来标注药性。因为中药的疗效,都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得出的,所以很大一部分都被人们所掌握,如果熟悉了各类药材的药性,那么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进行针对性治疗了,每一类的药物都存在各自的气与味,因为气有自身的作用和疗效,味也相同,所以看待中药的时候应当将两者综合起来,在辨识药性的时候,不可把药物的气和味分开来判定,应当综合起来了解,在临床使用过程当中,一般都是用气的同时也用味,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配合其他药物的时候,则是气味各异。五味同时也有阴阳分属,即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味对五脏各部位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关于五味的当代研究证明,五味的区别和其含的化学成分有关,所以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来经过补充和改善为表现药物主要功能归类的标志。
二、气和味的应用
  因为不同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性味,所以应当了解其药物的共性,必须要了解以及掌握药物的所有性能,和性味相同的药物之中的各异,才能进一步全面了解药物的使用特点。
  例如最为常见的生姜红糖水,其是治疗风寒感冒最常见的食疗药方,是由两种食物组成,一是生姜,二是红糖,但是它为什么可以对感冒风寒具有一定疗效呢?生姜其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生姜的作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具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疗效,尤其对于鱼蟹毒疗效显著,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等。红糖性温,味甘,归脾经,有益气补血的疗效,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了解了上述两种性味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为何选择生姜红糖水来治疗风寒感冒了,在性上,风寒感冒指的是人体受寒,所以为了让身体可以将寒气排出,那么自然会选择温热的食物,生姜和红糖综合使用正好符合这一点,所以,在食物的性上都应当适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味上,生姜味辛,红糖味甘,人在感冒之后,食欲不振,从中医角度上来讲,人的食欲很重要,所以其能消除呼吸系统中的寒,还具有开胃的作用,红糖和生姜一样性温,所以两则结合,增加了人体的阳气,祛除了体内寒气,这就是利用食物的性味上一个较为成功的药方。
  在过去,古人认为中药为天地所生,其存在的四气五味也是天地赋予的,直到现代,通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后得知,中药的四气五味认知逐渐清晰开来,其为共性和特定的认知,也表明了临床用药的意义,所以四气五味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