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李雪梅
[导读]

李雪梅
(南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广东韶关5124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理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我国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就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犬伤门诊接种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性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的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女比例为0.9:1,年龄在21~27岁最多,为498例,占据48.87%。暴露人员高峰期在6~9月,为501例,占据49.36%。此外本次研究中猫致伤401例,占据36.35%,犬致伤618例,占据63.65%。致伤程度Ⅱ级602例,占据59.08%,致伤程度Ⅲ级417例,占据40.92%。伤口实现规范化冲洗占据97.9%,完全全程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者有984例,占据96.6%。结论:要想获得良好的狂犬病暴露控制效果,还要加强对犬、猫的管理工作,在出现狂犬病暴露之后要及时进行预防规范化处置。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主要是以为被猫或者犬类抓伤咬伤之后,因为感染了狂犬病病毒(RV),所产生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感染后的死亡率甚至还会达到100%。狂犬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狂犬病的唯一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也是控制狂犬病发生之前的重要举措。为了抑制狂犬病发病,在被猫狗咬伤抓伤之后,还要第一时间内去犬伤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做好狂犬病暴露者的预防处置工作,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本中心犬伤门诊收治人员中随机选取的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狂犬病暴露患者的预防处置情况进行探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结合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定义情况,就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本中心犬伤门诊的符合上述定义的1019例狂犬病暴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被犬或者猫动物致伤的,来到本中心犬伤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需要对动物致伤的经过进行详细的询问与记录,随后进行暴露等级跟程度的合理评定,随后给出医师建议。协助患者进行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基本信息的填写,还要求所有患者均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在经过了评定暴露级别以及知情同意书基础上,给予患者规范处理,具体包含有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对暴露部位进行专业冲洗等处置措施,在预防处置完成之后对所有患者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1019例狂犬病患者的暴露人群基本信息、暴露时间分布情况、致伤动物情况、致伤程度等级、暴露后伤口处理情况等信息进行深入探究。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狂犬病暴露后行预防处置的患者信息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随后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暴露人员基本信息
   在本次研究中将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87岁,平均年龄(32.1±4.5)岁,患者男女比例为0.9:1,其中男性485人,女性534人。狂犬病发生时间以6~9月最多,为501例,占据49.36%。这主要是因为6~9月是猫犬发情期,在该阶段中猫犬等动物的攻击性也最强。
2.2 致伤动物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结合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将狂犬病的致伤动物主要分为犬与猫两大类,在本次研究中,因为猫导致的狂犬病暴露者有401例,占据比例36.35%,犬致伤的有618例,占据比例为63.65%。



2.3 致伤程度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狂犬病的致伤情况主要分为了Ⅱ级与Ⅲ级两部分,其中致伤程度Ⅱ存在602例,占比59.08%,致伤程度Ⅲ级有417例,占比40.92%。
2.4 暴露后伤口处理情况
    在结合了犬与猫致伤部位与级别,来进行暴露后伤口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在本次研究中的1019例狂犬病暴露患者中,其中实施了伤口规范化冲洗的患者有998人,占据比例为97.9%。此外有984例患者采用了完全全程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占据比例达到了96.6%。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的1019例狂犬病暴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所有患者在暴露后的预防处置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通过对狂犬病暴露处置后的随访工作后得知,无一例病人出现狂犬病的情况,也就表明了通过暴露后的规范化处置,能够对狂犬病的后续发病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出现狂犬病的病人年龄跨度非常大,从1岁到79岁各个年龄段最多,但是年龄在21~27岁的患者数量最多,主要是因为该部分人群是养宠物的主要群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逗宠物,但是在跟宠物接触过程中并没有做好防范措施,也就容易出现被猫或者犬类抓伤咬伤的情况,这也是导致狂犬病暴露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儿童以及老人均因为行动缓慢以及反应能力比较差的因素,自身的应急保护能力比较弱,也就容易出现被抓伤咬伤的问题发生。导致狂犬病暴露症的主要动物以犬猫为主,这个与全国狂犬病检测结果保持一致。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6~9月是动物致伤率最高的季节,这主要是因为天气比较炎热,犬类与猫类过于烦躁。此外6~9月也是动物的发情期,而且该季节的人群衣着单薄,暴露机会增大等因素,也就导致了狂犬病暴露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就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一是因为致伤后没有及时进行就诊跟伤口处理,主要是因为群众们对暴露伤口后危害性的后果认知力度不足,并且存在有一定的侥幸心理,也就导致了就诊时间延误。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完全全程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患者有96.6%,这些未完全全程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患者主要是因为狂犬病的疫苗接种时间比较长,也就容易忘记接种时间,外加上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有其他其他并发症出现,也就导致了无法得到及时全面的就诊。此外目前在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还存在有接种费用比较高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患者不愿意进行全程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
   就整体效果进行分析,本中心犬伤门诊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升业务能力,能够规范处置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犬伤暴露患者。2002年至今南雄市狂犬病发病率为0,取得了很满意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狂犬病暴露患者的的预防处置效果会直接决定狂犬病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也是避免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这也就需要各个地区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该方面工作的重视力度,还要通过强化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降低疫苗接种价格以及做好源头管理等措施,来提升对狂犬病暴露的规范处理能力,对于狂犬病的预防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松,李丽,于凤婷, 等.1019例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现状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8,32(6):625-627.
[2]胡琴莉.孝昌县2015年2226例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现状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0):14-15.
[3]宋光弟,徐崇亮,王延庆, 等.狂犬病暴露后7267例处置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12):1216-1218.
[4]陈庆军,张媛媛.247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局部注射方法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9):861-863.
[5]苏宣红.58591例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及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75-76.
[6]杨莉莉.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2020,33(9):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