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崔梦霞
[导读]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崔梦霞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9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脑血管内科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环境护理、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心脑血管内科是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科室,主要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脑梗死等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病情突然进展,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优质护理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和完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推广和以应用,为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心脑血管内科患者8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脑血管内科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观察组男240例,女160例;年龄54~79岁,平均(64.5±4.5)岁。对照组男238例,女162例;年龄52~78岁,平均(64.3±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病情监测,主要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掌握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生活起居、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①完善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护士长任组长,业务骨干及责任护士为成员,专门负责患者的优质护理工作;②完善专业优质护理培训: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专业培训,包括优质服务理念的学习、心脑血管疾病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仪表仪容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③专业优质护理:a.做好优质住院环境,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认真介绍病房环境、医院布局,特别是需要做检查的科室位置、食堂、卫生间等,介绍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患者出院后要立即进行消毒并及时通风,调整病房内湿度与温度,确保患者入院后病房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要求患者及病房内人员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等。b.优化健康宣教: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的因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等,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采用播放专题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c.优化心理护理: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预后欠佳,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不良情绪原因,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以通过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d.优化运动护理指导:心脑血管内科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引导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打拳、散步等,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量。④完善奖惩制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良性循环。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及质量,把优质护理服务纳入考核内容之一,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升护士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结合护理满意度进行考核,并作为科室评先树优、晋升晋职的重要依据,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环境护理、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评分;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环境护理、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环境护理、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病程长,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护理,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优质护理管理是依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优质护理。同时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界定,护理内容进行分工,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性、全面的的护理干预,进一步实现更佳的预后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护理整体质量不断提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在各大医院推广和应用,且应用效果良好。优质护理服务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加细化、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环境护理、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倩,姜晨,张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及改进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144-145.
[2]姜晨,张静,周倩.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119-120.
[3]贾振宁.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4):97.
[4]谭丽洁.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1):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