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采取中医益气化瘀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施凌佳
[导读]

施凌佳
   (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妇科;浙江省绍兴31203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益气化瘀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益气化瘀方进行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较之对照组(74.3%)更高,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之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用中医益气化瘀方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中医益气化瘀方;中医证候积分
   
   
   子宫内膜炎是一类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以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慢性子宫内膜炎极难治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一般,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出现耐药性,会引起菌群紊乱[1]。本次试验中我院采取中医益气化瘀方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现就其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2岁至58岁之间,平均为(33.5±4.0)岁;有孕产史者22例,无孕产史者13例;病程在3个月至5年之间,平均为(2.5±1.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岁至63岁之间,平均为(34.4±4.1)岁;有孕产史者24例,无孕产史者11例;病程在3个月至6年之间,平均为(2.4±1.2)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对比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口服甲硝唑片、诺氟沙星胶囊、黄体酮胶囊等药物,以新洁尔灭溶液清洗阴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益气化瘀方治疗,组方如下:生蒲黄、红藤、生黄芪、败酱草各30克,益母草15克,丹皮、赤芍、当归各12克,川芎、桃仁各10克。水煎取汁,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1)如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盆腔区域无压痛,则判定为“显效”;如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盆腔区域压痛减轻,则判定为“有效”;如患者治疗后症状未减轻或加重、月经显著基本正常、盆腔区域压痛明显,则判定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半定量分析法得出,共涉及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4项,得分越低则表示症状越轻微。
1.4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分析,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P<0.05时两组差异明显。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74.3%,两组比较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子宫内膜炎在妇产科比较常见,患者多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下腹坠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不孕,会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其病因复杂,与输卵管炎症、子宫颈炎、胎盘残留等诸多因素相关,在临床中应辨证施治。临床中多采取甲硝唑、黄体酮等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一般[3]。中医将该病归入到“崩漏”、“带下病”的范畴,该病的发生与气血淤滞、正气亏损相关,其治疗原则为养血益气、活血化瘀,许多研究都证实中医益气化瘀方对治疗该病具有确切疗效,方中当归、益母草、桃仁、川芎可活血化瘀,红藤和败酱草能清热解毒,丹皮和赤芍能清热凉血,生蒲黄能止血化瘀[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中医益气化瘀方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确切疗效,其总有效率为94.3%,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者(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杜文霞、周艳艳[5]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
   可见,中医益气化瘀方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建议将此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青菊. 益气化瘀调冲汤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9, 031(005):207-208.
[2]郑玉英, 张萍青, 王香桂. 公英败酱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湿热瘀结证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8, 050(005):120-124.
[3]沈豪飞, 杨媛, 贾天玉,等.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进展[J]. 生殖医学杂志, 2019, 028(009):1107-1111.
[4]夏宛延, 曾倩.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中医药对策[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9, 035(002):97-99.
[5]杜文霞, 周艳艳. 中西药合用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1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