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微信视频探视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王君妍 王文城 郝小琴
[导读]

王君妍 王文城 郝小琴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探究ICU微信视频探视管理制度构建对于患者、患者家属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ICU中的88位患者为研究样本,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入室探视模式以及微信探视模式,统计并对比2组ICU监护室内物体表面的细菌数,并评估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监护室内细菌样本超标率、有压力护理人员比例均显著高于实验组,而患者家属满意度则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在ICU 探视管理中运用微信视频探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家属满意度并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也有利于降低ICU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家属满意度;微信视频探视;感染率
  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因病情危重且复杂,故更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而ICU患者的家属则通常会因关心患者病情而要求对患者进行探视,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开放型、限制型或半开放型探视方式,满足家属需求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风险。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对ICU患者进行入室探视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感染概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进程。相较而言,利用线上平台以及ICU内的终端设备进行视频探视,不仅能够将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有效传递给家属,同时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并避免医患矛盾。为探究采用常规入室探视模式与微信视频探视的具体效果,本文特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入ICU的重症患者,共计88位,其中男女性患者分为52例、36例且患者年龄为3-89岁,诊断包括颅脑外伤(20例)、骨折(33例)、血管神经损伤(19例)以及其他(1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统计并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证明2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采用ICU微信视频探视及常规入室探视的探视模式。
  1.2.1常规入室探视
  每床每次仅允许1位探视人员进行15分钟以内的入室探视,且在进入ICU前探视人员需在护理人员的帮助指导下穿上隔离服及鞋套。
  1.2.2ICU微信视频探视
  组织主治医生及主管护理人员建立微信视频探视管理小组,在对患者治疗情况无影响的前提下接受患者家属的探视预约;护理人员按照预约时间向患者家属发起视频通话,若患者神志及意识清楚则可通过视频与家属沟通交流,对于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家属可通过视频看到患者的当前情况,并由主治医生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每次视频探视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3观察指标
  ①ICU内物体表面细菌超标情况:每15天由课题组成员对监护室内病床、用品、皮肤以及桌面等处的细菌进行采样及检验;采用棉拭子在家属进行探视后的10分钟内进行抽样检测,若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量超过5CFU则记为细菌超标。
  ②家属满意度: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每位患者仅限1位家属)填写满意度调查表,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采用压力源评估表评估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情况,评估表共有12道题目且题目总分为100分,若得分超过70分则为有压力,超过85分则判断为压力过大。
  2结果
  2.1 2组ICU内物体表面细菌超标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189份样本中有156份样本细菌总数超标,实验组的86份样本中有25份细菌总数超标,对照组超标率(82.54%)显著高于实验组超标率(29.07%)。
  2.2 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内满意的患者家属占比更高且组间差异显著。见表1。


  2.3 2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中评估结果为有压力的护理工作人员分别有3名、8名,实验组护理人员压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相较于普通病房而言,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为危急且症状较重,其自身抵抗感染的能力往往更低,导致其出现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对于ICU内的患者来说,探视的家属是最主要的感染源之一,由于家属普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以及控制感染的意识,故常会通过触碰、抚摸患者,或随意触碰监护室内物品等,而将外源病原体携带入ICU,增加了致病菌进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和概率。如何在满足家属探视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ICU内患者的感染风险,是目前探视管理所面临的重点问题。随着近年来视频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部分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微信视频探视系统以推广视频探视模式,家属可以通过视频来与ICU内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若患者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碍等,则可由主管医师来描述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并对家属所提问题进行答疑,如此不仅能够满足家属的探视需求,同时也从根源上避免了因探视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除此之外,研究发现,采用微信视频探视还能够有效提高探视效率,因为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探视的家属无需穿戴防护设备等,减少了准备时间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视频探视可允许2至3名家属同时进行探视,显著提高了效率且减少了对正常ICU工作的干扰。尤其对于低龄患者来说,由于患儿免疫力尤为低下且更容易遭受病原体的入侵,故部分医疗机构会直接拒绝患儿家属进行探视,而采用微信视频探视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给予家属探视机会的同时也能避免因交叉感染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入室探视模式,微信视频探视管理制度对于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以及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胡安慧.微信视频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无陪护患儿家长探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38-39.
  [2]涂盈盈.ICU微信视频探视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6):66-67.
  [3]马晓荣,张雅文.微信视频探视在ICU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12):1498-1499.
  [4]陈惠娟,范从海,曹军华,蔡盈,杨雪梅,许燕,魏雪.家长微信视频探视模式在NICU无陪护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486-4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