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王会
[导读]

王会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河间062450)

   摘要:手术室在医院中是必不可少科室,也是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为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本文重点就医院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研究进行重点讨论。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因素;预防控制以及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手术室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外科手术感染的风险也逐渐降低。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也是需要重点预防管控的科室。全面对手术室进行管控可以降低术后感染,与患者的健康又密切联系。所以,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研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一、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
   (一)手术室空气感染:手术室大多都处于密封空间,空气清洁不干净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手术室空气的干净程度与病人的术后康复息息相关,空气感染很容易导致病人的伤口感染,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空气感染也是医院科室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污染手术室空气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手术增多,手术中医务人员频繁进出,或者手术衣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等都会导致空气污染[1]。
   (二)医护人员洗手不干净:术前洗手不干净也是导致医院手术室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见习或者实习生没有掌握严格的无菌意识,对洗手马虎了事,导致发生术后感染。很多医院没有组织培训如何正确的规范洗手刷手,导致术前刷手步骤不规范,擦手巾没有正确使用,导致感染。
   (三)手术没有正确无菌操作导致感染:有些人平时生活中习惯了,导致无菌观念很差,无菌观念不强很容易导致术后感染。手术室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加上平时医生可能手术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导致感染的情况。无菌操作一定要严格遵守,手术器械在术后也需要及时消毒清洗,防止感染。
   (四)手术器械清洁消毒灭菌不严:很多医院为了节约成本,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严谨,导致出现感染的现象。
   二、预防和控制管理
   (一)加强手术室内环境的管理
   1.1、建立完整的工作流程
   很多医院在手术前都并没有完整的手术流程规划,导致手术当中现象百出,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术前,医生应该建立完整的工作流程,对手术室的区域进行严格划分,手术室内包括污染区,清洁区,以及医疗垃圾存放区都要有严格的划分,设立醒目的标志防止处理不当发生感染。同时也需要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划分,不同规格的手术应该到相对应的手术室进行作业,标准的应该配备无菌手术间,隔离手术间等[2]。手术间的设置也很重要,通常隔离间应该在手术室入口处。科室内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对门窗,手术热爱,以及器械台等都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手术室内物品要严格按照规定摆放,绝不可随意乱放,时刻保持无菌状态,一些器械也要进行仔细清洗,防止有残留血迹,使用专门的器械刷仔细清理。科室内卫生管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最好十天左右在手术室内进行一次大扫除,尤其是一些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需要彻底清理,例如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布等等。空调的过滤网需要定期更换,房间的通风口也需要及时清理。每次清理过后,都需要详细的记录在手术本上,并且打扫用的拖把扫把都需要消毒晾干,与室外用的需要严格区分。手术室的对接车也需要一患者一换,每个患者使用完后都需要严格清洗,隔离用的隔离车也需要专车专用,不可重复使用。
   1.2、手术安排合理时间,预留时间空挡。在手术开始前,层流手术间应该提前半小时开启,并且每做一台手术应该最少隔半小时以上才能开始下一台。保证空调能够平稳运转,防止空气中的颗粒残留在手术台,保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术后打扫卫生时需要把空调调为低速档。医院需要配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空调,做好正常的保养。



   1.3、严格把控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无菌物品的管理。使用一次性物品必须到正规的公司采购,做到三证聚齐,对物品的存放,采购,储存严格把关。一次性的物品存放也有较高的严格要求,需要在干燥的室内,离地0.3米、墙壁5厘米以上以及离天花板一定要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看是否存在污染,一次性物品在使用完毕后应该进行销毁。
   (二)做到无菌操作
   2.1、外科洗手
   术前应该严格按照教科书的操作方式来洗手,先用肥皂洗一遍,再使用毛刷刷洗手臂以及指缝,双臂应该交叉清洗。不能留过长的指甲,反复刷洗三遍后,一定要用无菌毛巾擦干,把消毒的部位依次擦一遍,再穿戴手套以及手术衣[3]。
   2.2手术中无菌操作的感染管理
   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全过程无菌操作,这样才能避免感染的情况,最大概率确保手术不出现意外。在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例如手术伤口消毒需要由内而外进行操作消毒,消毒范围应该以伤口为中心,往周围20cm以内进行全面消毒,由内而外进行。并且医护人员在作业时,身体不能紧靠手术台,需要保持两寸以上距离。手术器械如有污染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护士在为医生传递器械时,身体一定要远离无菌台,降低感染率。
   (三)手术器械的清晰消毒灭菌
   3.1、手术过后,所有器械应该使用毛刷进行刷洗,对器械上残留的血迹一定要清理干净,清洗完毕后统一打包灭菌。一些特殊的器械,例如内镜器等应该拆开进行清洗,对一些难以触碰的部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
   3.2、消毒灭菌剂的选择方法:医疗器械的不同,选择消毒灭菌剂的种类也不同。一般压力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一些能够耐受高温的器械,干热灭菌也是比较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一些粉类或者玻璃等。一些贵重的器械需要低温消毒。器械消毒时一定不能混合适用灭菌剂,以免破坏器械。
   手术中使用到的器械必须严格按照清洗标准来执行,不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而降低清洗标准。要按照一用一灭菌的方法来执行,尤其是经常接触病人的器械,做到用完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不能破坏医疗器械管理规定。
   (四)实施标准预防
   整个手术过程做好预防措施,在病人做手术前,需要做完整的一系列检查,有特殊情况者应该明确注明。病人在术后要仔细观察,若有感染一定要及时处理。急诊手术时,严格按照阳性对待,决不可疏忽。手术操作时按照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无菌观念,护士在传递尖锐物品时,一定要使用弯盘传递,防止背锐器所伤。医疗器械在术前术后都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可一套器械连续使用几台手术。手术室应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对室内空气质量,医疗器械杀菌消毒实时进行检测。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并且制定改进措施,降低感染也是缓解医患关系的方法之一。
   
   结束语
   手术室是易发生感染的部门之一,术后发生感染意味着医生的辛苦付出全部白费,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日常在手术室做护理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绝对不可疏忽大意。加强手术室环境空气的管理,对医疗器械严格按照消毒标准来执行。医院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培养一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无菌操作,这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放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蔡珺.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022(005):1003-1005.
[2]张晓琳.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医学信息, 2015, 000(027):330-331.
[3]周军, 唐志前, 李幼娟,等.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及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8(012):156-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