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任宇花 龚利强 张燕 张华 徐昊辰
[导读] 通过对常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判断疫情传播代际和传播链,明确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

  任宇花   龚利强通信作者 张燕 张华 徐昊辰
  (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科;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常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判断疫情传播代际和传播链,明确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分析。结果 截至3月10日本起疫情波及6人,共报告2例COVID-19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中的续发率为16.67 %。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家庭聚集性暴露发病率为33.33 %;其他类型传播暴露无发病,新冠病毒感染与日常生活的接触时间有关。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醒我们今后防控中要进一步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加强社区防控,关注舆情,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
  2020年1月24日,常熟市A某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月31日,常熟市B某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因A某和B某为夫妻关系,同一个家庭成员,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相关要求,已构成聚集性疫情,遂上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截至3月10日,2例病例均痊愈出院,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解除隔离。本次聚集性疫情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常熟市医疗机构就诊记录和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档案。
1.2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制定病例定义。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通过医疗结构就诊记录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以现场询问及电话调查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分析。
1.3 检测方法 对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采集标本之后送至定点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 RT-PCR 法检测病毒核酸。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20年1月24日—2月6日(14天内)在常熟市某小区一起新冠肺炎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疫情累计波及6人,涉及病例2例,密切接触者的续发率为16.67 %(1/6),均为普通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3月10日,2例病例痊愈出院。密切接触者经过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均解除隔离。
2.2 病例就诊情况
2.2.1  首发病例 A某自1月19日从武汉回常后,与妻子B某、岳母D某共同生活在一起。1月21日晚23:00左右,A某出现发热、咽痛等不适症状, 22日晚19:00左右,由儿子C某陪同至常熟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5.1×109 /L,中性粒细胞比值75.1%,淋巴细胞比值16.4%,胸部CT提示右肺术后改变。经接诊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该患者有武汉出差史,遂收治于发热门诊单人单间隔离病房留观。2月12日,患者A某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予以出院。
2.2.1  2代病例 病例B某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者,于24日20:00左右由儿子C某驾车转移至常熟市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在集中医学观察期间,身体状况稳定,无发热、无咳嗽及气促。 29日下午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疾控中心采集A某的密切接触者4人咽拭子标本,当晚20:30左右,结果反馈B某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9日23:45,密切接触者B某佩戴口罩由救护车从集中医学观察点转运至常熟市医疗机构进行诊查,CT显示两肺片状影,血检结果为白细胞5.18×109 /L,中性粒细胞66.5 %,淋巴细胞26.2 %。3月10日,患者B某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予以出院。
2.3 病例住所环境调查 2例病例住于常熟市某小区2幢,家中未养宠物,周边未接触过老鼠、黄鼠狼等野生动物,也未见过不正常死亡动物。该小区2幢共五层楼,无电梯,经排查有8户住所,其居民与2例病例均无直接接触。住户身体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2.4 密切接触者调查 首发病例A某发病前两天至隔离收治为止的接触人员开展调查,该患者的活动史和可能接触的人群,见表1。经排查可能接触人员共31人,根据接触方式和时间确定密切接触者6名,分别为家庭成员3人、同事1人(该同事与病例武汉出差,考虑其有武汉旅居史,定为密接)、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护工2人,上述密切接触者1月24日21:00起均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见表2。从密切接触者的关系、接触方式和时间上来看,3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时间显著大于非家庭成员之间接触时间,且B某的接触时间最长,考虑长时间的生活接触可能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

3 讨论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14 天,多为3-7 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虽然当前我国新冠疫情形势有所趋缓,但疫情尚未真正结束。下阶段,对于常熟市疫情防控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复工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带来的疫情防控新挑战,尽早掌握流动人员的来源地与去向以及各地区的发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加强防控,确保有序复工。
参考文献
[1] ZHU N,ZHANG D,WANG W,et al.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2019[J].N Engl J Med,2020,382(8):727-733.
[2]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新型肺炎”心理危机干预.(2020-01-27)[2020-03-08].https://mp.weixin.qq.com/s/7j1Vt8CwrV3LOqo3unGF-Q.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