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熊福萍
[导读] 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熊福萍
?(扬州东方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固定术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配合,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详细对比最终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下床活动所用时间较短,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住院所用时间较短,各项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已占据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脊柱骨折;内固定术;脊髓损伤;应用效果
   脊柱骨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此类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压砸、高处坠落、冲撞以及意外跌倒所致,且多数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若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治疗期间由于多数患者受病情影响,心理状态和依从性均较差,进而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所以,本篇文章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干预,并在下文对其应用效果给予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筛选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22例男与18例女,年龄均值为(48.0±3.2)岁。观察组患者分为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平均值为(48.5±3.3)岁,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认知度以及存在的其他风险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②情绪安抚: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耐心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治疗安全性及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最大限度安抚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度。③术中护理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语言鼓励,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手术过程中要做好体温保护处理;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麻醉处理;同时要协助手术医生迅速完成各项手术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性。④疼痛管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通过音乐以及语音交流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通过热敷以及理疗等方法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程度。⑤康复训练护理:术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首先协助患者进行脚趾屈伸、踝关节活动、直腿抬高以及腿部肌力训练,训练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而定,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至床下训练。
1.3观察标准
   运用调查问卷表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分,总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VAS)疼痛量表评估,10分为满分,疼痛越重分数越高。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的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见下表1。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一种高发的骨折类型,骨折后多数患者会伴有脊髓损伤,同时还会伴有局限性肿胀及压痛现象,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手术是当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性、脊髓损伤以及严重的肿胀疼痛,致使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促进毛细血管再生以及侧支循环建立,进而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速度[2]。为此,本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准确掌握患者存在的各项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和认知教育,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过度焦虑恐慌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并通过加强术后监护力度以及疼痛护理等,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的身体能够得到尽早康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3]。
   综上所述,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起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铁芙蓉.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013):203-204.
[2]孙艳霞.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34):270.
[3]成红.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