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中医综合护理体会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吕凡盼
[导读] 分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特点与患者护理需求,评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


吕凡盼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特点与患者护理需求,评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患者(n=56),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分组护理,采取随机法。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辅助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情绪评分以及止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指标均值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助于提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稳定患者情绪,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护理;情绪状况;临床疗效;治疗时间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即结直肠黏膜弥漫性炎症疾病,疾病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感染以及基因等因素有关。关于此类疾病优选药物治疗手段,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助于患者情绪平稳、病情转归。此病中医属“泄泻、腹痛、痢疾”等范畴,多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所致,运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56例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5月-2020年7月,均为经实验室等检查确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患者(n=56),治疗以及护理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18岁患者;(2)患者知情参与、配合能力良好;(3)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分组,2组各2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43.30±7.50)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中学10例,大专以上16例。观察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22-58岁,平均(43.70±8.20)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中学12例,大专以上13例。受试患者性别分布、文化程度与平均年龄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对症用药治疗指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基础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1)情志护理。患者病情发作与情绪关系密切,需加强患者情志疏导,鼓励患者主诉、予以患者安慰与鼓励,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建立患者乐观心态。(2)艾灸法。取患者期门穴、章门穴等局部穴位以及肝腧穴、脾俞穴等背部穴位,艾条温和灸,3-5穴/次,20min左右/各灸,2d灸1次,10次=1疗程。另外,肝气淤滞、腹胀者,加灸太冲穴,肝郁脾虚、身体虚胖者加灸太白穴。(3)膳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疗,例如菠菜炖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效果,与动物血煮汤,具有健脾补血的效果。再如,百合粥,芡实、百合主治脾虚泄泻。
1.3观察指标
    统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情绪评分、止泻时间、住院时间。
1.4指标评价
1.4.1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大便常规阴性。
    有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大便常规阴性。
    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无变化,上述效果未达到[1]。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情绪评分标准
    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情绪状况[2]。
1.5数据统计学分析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指标导入SPSS21.0,经计算机处理。计数(临床疗效)与计量(情绪评分、治疗时间)资料分别以(n、%)、(±s)的形式描述,组间指标差异检验分别采用(x2)和(t)。相同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详细见表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腹痛、腹泻、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表现,考虑饮食、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病情的影响,除治疗外,需重视护理干预的辅助效果。中医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予以患者中医情志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通过艾条灸法生发阳气,通过膳食护理滋阴润燥、疏肝养血、健脾理气,进而促进患者整体康复。熊玲,王芬研究指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助于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症状情况,促进患者康复[3]。
    本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100.00%、SAS(36.60±2.80分)、SDS(36.30±2.50分)、止泻时间(3.50±1.05d)、住院时间(8.20±1.50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期间予以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姝,秦元梅,龙洋, 等.辨证分型联合针对性饮食调护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9,51(1):223-226.
[2]高水莲.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1942-1943.
[3]熊玲,王芬.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积分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37-1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