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黎红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研究对象择取100例在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将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据研究调查,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8%、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能够促进炎症吸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效果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症状,还容易导致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上,根据病理分型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包括黏液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以及浆液性中耳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产生。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整个疗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用设备如下图(一):
图一(检测设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研究对象择取100例在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
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在(53.9±3.3)岁,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
观察组: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在(46.3±3.1)岁,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比较。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医嘱为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心理护理,详细说明护理措施的重要性。
给予观察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西医护理:利用浓度为1%麻黄碱滴鼻进行治疗。若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炎症,则可以进行捏鼻鼓气。治疗阶段,需要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确保病房内凉爽、清洁,根据气候和患者需求,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预防冷空气刺激。治疗期间,需保证饮食清淡、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2)中医护理:按照医嘱为患者进行耳穴埋豆护理,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外耳、内耳、肾脏、皮质下、肾上腺等部位,每次敷贴时配合按摩,轻轻揉搓,穴位酸胀感、耳廓灼热感为宜。每个穴位按压5min,每天按压2-5次,两耳交替实施。每间隔一周更换一次王不留行籽。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完整疗程。然后给患者服用清热祛湿通窍汤加减配方,多食用红小豆、冬瓜等消肿的食物。
1.3效果观察
分别为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首先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标准鉴定如下:(1)经体征和相关辅助检查,均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为完全治愈;(2)经体征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且临床症状好转,则为治疗有效;(3)经体征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迹象,甚至病情加重,则为治疗无效。然后,利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表,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评估,最终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统计结果上看,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8%、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表2:
3、讨论
在中医领域中,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主要由于气滞白瘀、邪毒滞留导致,西医领域中该疾病主要是由上呼吸道引发的一种炎症。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咽骨管堵塞、肿胀,进而使中耳腔内形成负压,引发听力下降等症状。临床上,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辅助治疗,但是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此,我们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治疗的过程中。西医护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身体炎症消除配合上捏鼻鼓气,能够促进咽骨管内压力改善,然后从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发挥出辅助作用;中医护理则是通穴位刺激、中药汤剂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将两种护理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了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能够促进炎症吸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210-211.
[2]高钧.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5):66-67.
[3]曹俊英.中医辨证分型护理结合西医常规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227-229.
[4]陈倩倩.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148-149.
[5]傅晓禹.中医医结合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8):73-74.
[6]孙晓媛.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应用T型鼓膜通气管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9):118,145.
[7]崔玉红.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听力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110,120.
作者简介:罗黎红1990.5.12 女、汉族、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17年7月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护理系本科,现工职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北区心内眼耳鼻喉科,护师。研究方向,心内眼耳鼻喉科护理。
收期刊详细地址: 罗黎红13550117511成都市红星路一段44号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6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