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李卓毅
[导读] 探讨分析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所造成的影响。方


李卓毅
(吉林市中心医院骨四脊柱外科;吉林13201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个体化康复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对比分析
   脊柱外科手术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外科术式,该术式的难度较大,施术事业较长,这就导致手术风险也随之提高,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速度较慢,还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褥疮等并发症。所以,在患者术后,需要对其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促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所造成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区间为45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55.2(s=5.1)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9:17,年龄区间为46岁到74岁,平均年龄为54.8(s=4.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饮食护理、健康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对观察组则采用个体化康复护理,主要内容为: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础资料,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找到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共同参与到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其次,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身体状态以及四肢感觉等情况,对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促使患者能够更快的进行下床活动。最后,加强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并告知患者家属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训练习惯。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值区间为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同时,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明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27.6±3.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3.4±2.6)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27.6±3.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3.4±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t=,P=0.000;t=,P=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8.3±8.2)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2.0±7.5)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t=,P=0.000)。
   3讨论
   针对脊柱性疾病以及脊柱外伤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方法,然而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就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在患者术后,需要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才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尤其是脊柱外科手术将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这就导致患者极易出现多种负性情绪,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护理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将能够提供患者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疾病类型、心理状态以及病情进展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常规的护理干预则是“一视同仁”的护理,缺乏针对性。而个体化康复护理,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内容和细节进行调整,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春霞  齐然  蒋丹  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西藏医药 2020年03期
[2]孙晓静;黄美香;张晓  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黑龙江医药2015年03期
[3]李惠琴 个体化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和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2017年21期 
[4]何艳.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86-88.
[5]秦小娟.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3):29-31.
[6]李影.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v.22(05):209-212.
[7]罗筱玮,郭乃铭,徐海涛,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6):2542-2547.
[8]冯丽,孟锋,顾怡蓉.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髓心钻孔减压微创植骨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4):626-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