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李丽红
[导读] 探究肝癌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

李丽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方法:将90例肝癌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细节护理,观察组间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更高,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率为8.9%,差异均表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肝癌手术;细节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生活质量
   肝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手术为此疾病常见治疗方式[1]。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并发症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2-3]。本院将90例肝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究对其实施细节护理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其收取时间。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7:18,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6.89±1.2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6.91±1.16)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其差异为P>0.05,未形成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告知患者手术围期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其术后饮食与运动相关指导,保证病房安静性与卫生性等。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细节护理干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心理护理:肝癌患者在得知自身疾病后,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较为明显,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并使其了解手术安全性及预期手术效果,使其负性情绪得以改善,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及需求,根据患者不同心理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促进患者治疗信心;②疼痛护理: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此乃正常现象,防止其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疼痛加重。根据患者不同程度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若疼痛程度在患者可忍受范围内,则利用转移法转移其注意力,降低患者疼痛感,指导其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视频,告知家属与其进行交流,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等,若疼痛程度在患者承受范围外,则适当给予其镇痛药物,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药物使用剂量、时间及名称;③管道护理:保证尿管、腹腔引流管等管道通畅,避免其出现堵塞、压迫等现象,密切关注管道颜色及流量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④并发症护理:患者术后会卧床较长时间,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其进行按摩、翻身等干预,避免压疮形成,根据患者情况为其适当调整体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腹部胀气,观察下肢颜色变化,避免行下肢静脉输液,适当抬起下肢,并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或手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详细为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与预防举措,使患者具有充足健康生活意识。
1.3观察指标
   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包括:身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数据应用SPSS21.0处理,分别采用t/X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为P<0.05,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身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更高,说明生活质量更高,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4例,研究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差异均构成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生活质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3讨论
   目前,临床对肝癌发病机制暂无准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此疾病的出现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及环境因素密不可分[4]。临床常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而在手术围期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5]。
   细节护理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此种护理模式将护理内容更为细化,将其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治疗信心,使其明确手术安全性,提升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有效降低其疼痛感,提升生存质量,管道护理的实施能够保证各个管道通畅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给予患者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时间。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肝癌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显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昕宏.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244.
[2]周莹,夏红梅.分析中医护理模式在肝癌患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7):168.
[3]白婷婷,蔡惠安.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4):172-174.
[4]李海燕.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5):77.
[5]胡兰珍.原发性肝癌患者围介入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4):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