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张平
[导读] 探究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

张平
(涉县中医院;河北涉县0564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患者220例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结果 检查后,超声诊断正确率90.9%,显著低于CT诊断正确率99.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超声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相对于超声,CT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好了诊断患者疾病,从而为后期医师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肪肝;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炎症反应,多由患者长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其中胆道疾病占50%以上,称为胆源性胰腺炎[1],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病情严重时亦可引发休克、黄疸等[2],不仅对肝脏功能造成损伤,还对患者消化、心血管、呼吸等循环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3]。但由于急性胰腺炎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如胆结石、脂肪肝以及腮腺炎症等,不仅增加了患者病情,同时也为临床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我院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患者220例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女比例为120:100,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5.5±2.6)岁,所有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CT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台多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检查前所有患者均为进行胃肠道减压等准备,取患者仰卧位,将电流设置为220-250毫安之间,电压为120-130千伏,层厚为5毫米,准直为5毫米,螺距为1.0,以0.5秒的扫描速度对患者胰腺部位及周边组织进行全方位观察,检查过程中,叮嘱患者尽量不要呼吸或屏气,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L3锥体水平-耻骨联合,将0.3g/100ml欧乃派克注入患者静脉,采用筋脉滴注方式,流速为3.5-4.0ml/s,并根据扫描时间进行流速适当调整,若扫描时间过长,则需要增加造影剂剂量,不超过2.5ml/kg,等待CT成像,并将原始图像与重建图像进行结合,多平面、多方位、立体的显示胰腺以及周围结构,使医师更加准确的对患者胰腺病变情况进行判断。
  超声检查: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患者仰卧位,将探头设置为2-15MHz,对患者腹腔内进行全方位检查,包括肝胆、胰脾等部位,对病灶周围进行观察,确定病灶部位、大小、性质,记录血流的形态及分布,获取声像图,并进行评估判断。
1.3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病理证实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使用X2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与CT诊断正确率对比
  检查后,超声诊断正确率90.9%,显著低于CT诊断正确率99.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不良习惯、环境改变等因素,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并且病情向年轻化发展。而急性胰腺炎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诊断错误,易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迅速发展,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在临床诊断中容易造成误诊的现象,再加上合并脂肪肝,进一步提高了诊断难度。超声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不仅具有高效、方便、快捷等显著特点,同时也能精准定位病变位置,有效的观察腹部内积液、形态、大小等情况,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于未出现肿块或者肿块很小的病变,无法产生影像或影像不清晰;腹部组织复杂其检查结果易受多个脏器影响;以及超声的检查结果也易受到超声仪器和人员操作水平影响,从而也会出现误诊情况的发生,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而CT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 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的优点,并可以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可以重建得到物体的体数据,扫描时间缩短,Z轴分辨率提高,减少了运动伪迹和漏扫,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 CT技术不仅使得更快、 更好、 更大范围地检查病人成为可能, 同时也扩大了CT的临床应用范围。因此,CT检查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医师提供了有力的诊断与治疗依据,同时也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
  本研究显示,检查后,超声诊断正确率90.9%,显著低于CT诊断正确率99.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对于超声检查,CT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更全面,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CT与超声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相对于超声,CT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好了诊断患者疾病,从而为后期医师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覃志红,席敏.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16+218.
[2]王鸿礼.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129-130.
[3]张向文,张梅舜,陈园华.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及影像特征[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