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康亚玲
[导读] 就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康亚玲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2350)
   摘要:目的:就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予以个体化延续护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变化呈明显好转趋势,生存质量得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尘肺病;生存质量;影响
   在临床中,尘肺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与患者的职业有直接关系,往往是因为患者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抑或是灰尘而导致,当肺内尘潴留情况发生后,就会造成肺部组织呈弥漫性纤维化病变,治疗方法尚未统一,但护理干预的落实则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90例),在基于不同护理方式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20例,年龄范围为36岁至58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多于女性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26例、19例,年龄范围为35岁至58岁。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及资料不全者排除。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家属均提前知晓了相关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在实际的护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延续护理干预,主要内容:1)建立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医院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及康复医师,小组成员需充分掌握延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不断丰富成员的知识领域,以确保成员的各方面指标均能满足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2)强化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护理人员要采用视频播放、一对一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为患者家属讲解尘肺病的发病机制、护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防治意识。3)心理护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尘肺病患者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就需将心理护理要贯穿全程,心理咨询师要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避免患者应社交、活动限制而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心理,这也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在患者住院时进行面对面干预,出院后就可采用电话随访等干预方式。4)随访干预: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中,最为常见的随访方式包括电话、网络平台等,如若患者家属选择电话随访,护理人员就需定期进行,每次电话咨询时间控制在20至40分钟左右,明确患者的去处,掌握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腹式呼吸功能训练为例,嘱患者吸气时保持胸部不动,尽可能的促使腹部扩张,直至腹部鼓起,呼气时就要注意腹部收缩,直至腹部凹下。同时,还需告知患者要适当的进行一些活动锻炼,如慢跑、散步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期间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如爬楼梯抬腿时要做吸气动作等,让家属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监督、辅助作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免患者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另外,返院评估也是随访干预的一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预约门诊,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患者家属按时带患者到医院复诊,做好患者病情的评估工作,完善各项复查,确保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庭更加愿意接受网络平台的随访方式,可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让患者家属交流经验,在线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疾病疑惑,并定期发送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对病情的影响,出入粉尘含量过大的场所,要注意佩戴口罩,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室内通风等,以强化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其在院外也能得到专业、优质的护理干预[1-2]。
(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t、X2分别完成计量及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结果
   观察组在尘肺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呈明显好转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反观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指标则未达到理想化,比较发现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呼吸内科中,尘肺病属于常见病症之一,长期从事粉尘作的人群患上此病的几率较高,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不畅等症状,会严重损害其呼吸功功能、肺功能等,且受病情特殊性的影响,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如肺结核、呼吸系统感染等,在降低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护理人员要在基于尊重、了解患者的前提下,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采用门诊、电话、网络平台等随访方式,让患者不仅能够在院外得到专业护理,出院后同样能够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在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3]。
   综上,在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健敏.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4):186-188,210.
[2]郭红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1):93,95.
[3]盛岩.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39(1):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