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护理现状及展望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张莹 王咨丹 吴盼 黄倍丽
[导读] 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可加快两种疾病的发展,应同时开展治疗。

张莹 王咨丹 吴盼 黄倍丽
(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200336)
摘要: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可加快两种疾病的发展,应同时开展治疗。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应遵循“二病同治”的原则。近年来,我国有关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方面的研究报道增多,但系统的报道较少,现查阅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护理现状进行阐述,对其发展提出展望。希望通过文献梳理及护理进展的阐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护理;展望

前言
  牙周炎是牙科常见的一种炎症,与口腔细菌定植有关。我国成年人中牙周炎的患病率达到80%以上[1],其中超过10%的成年人患重度牙周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DM)、牙周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DM患者并发牙周炎的概率约为90% [2]。国内外研究均认为,糖尿病与牙周炎伴发可加快两种疾病的发展,应同时开展治疗。据报道,牙周炎是DM的危险因素,它可使DM并发症的风险增大,牙周维护稳定,血糖也可相应取得较理想的控制效果[3]。通过对DM伴发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牙周干预及时纠正糖代谢异常情况,可有助于伴DM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维护[4]。近年来,我国有关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方面的医护研究报道增加较快,临床护理人员要对最新研究进行及时追踪较困难,故查阅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护理现状进行阐述,对其发展提出展望。
1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特点
1.1  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率高
    糖尿病、牙周炎的发病率均较高,且二者伴发的情况也很常见。发病率高是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特点之一。
1.2  二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
  DM与重度牙周炎之间共同的遗传学基础,二者均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存在共有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熬夜、高龄、肥胖、冠心病、白细胞功能障碍等,同时,二者具备相互易感性[5]。因此,DM合并牙周炎的治疗、护理应重视对共有的危险因素加以调节。
1.3  二者存在双向关系
  二者存在双向关系,即DM是牙周炎病人的危险因素,牙周炎对DM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条件。二者相互作用于对方,相互影响着彼此。DM发病时间长、血糖未达到正常值范围,会导致牙周附着丧失及骨吸收程度加重,良好的血糖范围是牙周炎防治的前提[6]。DM人群与非DM人群相比,牙周炎发生概率较高。DM与牙周炎的疗效存在相互关联的现象[7]。
2  DM合并牙周炎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应遵循“二病同治”的原则。 多数DM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措施与非DM病人相似,但对伴有DM的牙周炎患者,要留意下面的情况:①密切观察,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②患者有可能出现菌血症,故手术之前要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出现相关症状;③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情况,要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④要注意缩短就诊时间,确保早餐提供给患者的热量是充足的,进行饮食护理。DM患者需要保持个人口腔的清洁卫生,一旦发现有牙周的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的口腔医院就诊,进行规范的牙周治疗,避免复发[8]。
3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护理措施
3.1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通过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设计系列的营养计划,订立均衡的饮食方案,是DM护理的一种常规方法。饮食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进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据报道,维生素D3可以对DM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9]。对于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的护理,饮食护理是常规治疗方式,不管是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均需注意饮食。可根据患者自身营养情况及饮食结构,合理优化少糖饮食方案。
  糖尿病治疗的最主要方式是告知患者控制饮食,特别是对于伴发牙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食用低糖、低钠、低脂以及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少量多餐,严格控制机体摄入的糖分,使得血糖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规劝,向其反复说明非有效进行饮食控制带来的危害,适时调整饮食方案。
3.2  口腔卫生指导
  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与口腔细菌定植有关,故口腔卫生与牙周炎相关联。牙周非手术治疗包括:全口洁治、根面平整、牙周翻瓣、调袷、拔患牙[10],同时接受口腔卫生指导等措施。牙周病患者伴发糖尿病时,需要拔除患牙前,首先控制血糖至7.1mmol/l,防止伤口难以愈合。标准化口腔卫生指导,统一的护理流程,有助于降低牙周炎发生率。针对牙周炎患者,必须严格控制牙菌斑,注意口腔卫生。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正确口腔习惯,饭后刷牙、漱口,每次的刷牙时间应超过3 min,牙齿、牙刷保持45 度,顺着牙体长轴方向上下刷动。 对于部分饭后有用竹牙签剔牙的患者,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鼓励使用牙线去除间隙菌斑和残留食物,选择适合的牙齿清洁方式,如间隙刷、冲牙器等避免产生牙垢。有效口腔护理可增强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口腔的相关因素,如刷牙、牙线、吸烟,将对慢性牙周炎伴DM患者牙周的健康状况、糖代谢水平产生影响[11]。
3.3  运动指导
  运动是DM的重要护理调节方法,适宜的运动有助于有效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使得心脏功能健康,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经常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避免血糖升高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针对DM患者,开展适宜的运动,可促使血糖稳定,但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运动恰当,慢跑、散步;服用药物30 min内,尽量不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另外,对于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必须纠正开口呼吸习惯,避免细菌的外侵[12]。
3.4  心理护理
  糖尿病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希望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但又对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心存顾虑。有必要消除其负面心理所带来的障碍。在就诊时,需要读懂患者的表情示意,譬如在患者面部、眼神出现焦虑时,及时进行干预,给予关心增强安全感及治疗的信心,逐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护士要细心讲解口腔知识,告知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得到较好的康复;护士在沟通时需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关系,使其感觉到真诚、亲切和温暖,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取得她们的信任,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必要时组织资深专家进行心理咨询。
  血糖控制效果欠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留意患者的情绪,增加交流的频次,在交流期间,以鼓励为主,洞察其需求。增强战胜疾病的抉择信念,减轻焦虑情绪,配合整个治疗过程。心理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13]。
4  总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很多疾病都不是单一发生的,常伴一些并发症出现。对并发症的护理,是为了更好的对主病进行治疗。对DM伴发慢性牙周病患者积极、综合护理,配合有侧重点的个性化护理方式,对DM伴发慢性牙周病疗效好[14]。通过对DM伴发慢性牙周病患者护理现状阐述,建议在接下来研究中,提升对二者的研究质量,挖掘二者机制、遗传基础、重视DM患者的牙周治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依从性。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术后感染,避免DM并发症。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任飞, 郭立新.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J]. 中国医师杂志, 2014, 16(2):149-151.
  [2] 刘文静, 李刚, 闫娜,等.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 11(4):216-220.
  [3] 李红梅.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预后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74.
  [4] 魏敏. 探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4):58-59.
  [5] 钟素兰, 陈蕾. 慢性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5(19):3059-3062.
  [6] 黄辉, 黄炫赓. 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J]. 重庆医学, 2014, 19(16):2054-2056.
  [7] 李立芳, 张勇. 糖尿病与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相互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4):248-250.
  [8] 崔卫英. 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及牙周指数的对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83-84.
  [9] 周欣奕, 王琪, 丁一,等. 维生素D3与伴糖尿病的牙周炎[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 9(3):134-137.
  [10] 朱立敏, 张庆俊.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的临床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2):11-12.
   [11] 陈蕾,钟素兰. 口腔行为医学因素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4):2818-2821.
  [12] 王珊珊, 邹香妮. 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治疗中的护理[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7):164-165.
   [13] 董艳,柏平华,杨欢敏,顾建萍,倪美良,陈青. 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2016,28(07):741-743.
  [14] 蚁旭贤, 吴慕廉, 詹小艳.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s1):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