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核心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丁琦
[导读] 摘要:目的


丁琦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将精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为59例,均接受,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则给予精细护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规律用药和心理平衡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均表示为P<0.05,试验组干预效果更好。结论: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将精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可将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提高,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精细护理;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
    脑动脉在发生闭塞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或是残疾等情况,这便是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此患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患者的血管和血液发生异常情况时,便会导致动脉受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很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发生,其中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较为常见,需要临床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恢复[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患者为例,将精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干预效果。
1患者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选择在我院开展,开展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为59,为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精细护理干预,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人数为16人,男性人数为14人,患者中年龄最大值和年龄最小值分别为78岁和49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3.23±4.33)岁。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7人和12人,其年龄最大值和年龄最小值分别为79岁和50岁,年龄均值为(64.03±4.34)岁,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较小,可比较。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指导患者正常作息,加强患者饮食干预等。
   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精细护理,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疗时将相关操作必要性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程度,并对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和疏通,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保证积极参与到护理和治疗工作中。其次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在给予患者治疗工作后的24小时,需要护理人员顶住患者避免过早的下床活动,保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避免食用过硬,过热和过冷的食物,防止对患者的消化道粘膜造成不良影响,尽量为患者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保证无糖干预,避免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症状,同时注意在鼻饲后,需要尽量在30分钟之内不给予吸痰干预。再次,给予患者吞咽障碍干预,患者通产存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在给予患者进食干预时,一旦其存在体位不正确或是鼻饲后给予吸痰操作时,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很容易出现肠内营养误吸等情况,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避免患者出现鼻饲反流误吸情况,指导患者选取半坐位,对胃管进行固定,保证胃管的通畅,注意定期更换,避免胃潴留问题的发生,鼻饲后需要保证患者呼吸足够通畅,并及时对其口腔进行清洁。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规律用药和心理平衡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均表示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具有发病较急,发病率较高等特点,患者所对应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患者长期糖尿病等情况,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引发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呕吐,晕厥和伴随不随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不良影响[2]。
   本研究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表明精细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保证从糖尿病症状入手,给予患者无糖食物,控制患者糖分的摄入量,并给予患者降糖干预,同时促进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和实施必要性,保证仪容仪表,注意态度温和,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并对患者病房进行清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同时可根据临床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给予患者积极预防,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的作息进行调整,保证患者健康饮食,安全用药,增强体育锻炼,从而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意义显著[3]。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将精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各方面工作的配合依从性,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6):130. DOI:10.3969/j.issn.1672-5018.2017.06.126.
[2]杨忠.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5):602-604. DOI:10.13362/j.qlyx.201505040.
[3]张海波.5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的多元化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5,(12):356-356,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