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纵隔病变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刘莎 张开义通讯作者 罗季
[导读] 评估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和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运用于纵隔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刘莎  张开义通讯作者 罗季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41)
【摘要】目的:评估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和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运用于纵隔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课题指标源自于2018年03月--2020年06月本医院实施诊断的47例纵隔病变患者有关研究内容,均选用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病理检测方法,调查测定结果情况。结果: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纵隔恶性病变74.47%,纵隔良性病变25.53%,两种针吸活检方式在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方面差距结果较小(P>0.05),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的组织获取总体统计数值较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提升(P<0.05)。结论:为纵隔病变患者选用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都可获得良好诊断准确性,且后者对组织获取情况更优一些。
【关键词】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超声;支气管镜;纵隔病变

   临床上针对纵隔病变多采取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协助其诊断[1-2]。下面探析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和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使用在纵隔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
   文中将2018年03月--2020年06月本医院实施诊断的47例纵隔病变患者收入指标研究资料,岁数(55.13±2.45)岁。
1.2 方法
   麻醉方法:予以局麻,维持平躺,静推2.00mg--3.00mg咪唑安定,采取支气管镜选择2%利多卡因实施声门及气道位置浸润麻醉处置。
   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参考胸处CT检测结果检出的病灶位置,依据王氏定位方式或是气道相关解剖结构实施定位操作,选择21G穿刺针,依据推进方式予以刺入,保持负压5mL,一个位点病灶予以两次穿刺。
   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采取支气管镜通过口腔或是鼻腔送至气道,对水囊予以充盈,使支气管镜前处和气道对应黏膜相贴,依据显示屏呈现超声检测图像和支气管镜于管腔中的部位,依据超声确定需要实施穿刺活检的具体位点,采取穿刺针依据突刺方式或是推进方式经由气管壁送至病灶,于超声检测图像上面呈现穿刺针处在病灶中,于活检针的尾处和负压注射器相连,对穿刺针来回抽推,一个位点病灶予以两次穿刺。
   病理检测方法:穿刺得到组织标本实施病理检测。
1.3 有关指标
   调查纵隔恶性病变及纵隔良性病变确诊情况、两种针吸活检方式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组织获取总体统计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等实施χ2检验,指标添加到SPSS 23.0予以研究,P<0.05,有关项目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距。
2. 结果
2.1 纵隔恶性病变及纵隔良性病变确诊情况
   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纵隔恶性病变有35例,占有百分数74.47%(35/47),纵隔良性病变有12例,占有百分数25.53%(12/47)。
2.2 两种针吸活检方式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
   对应项目所得结果予以显示,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互比于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差距结果不高(P>0.05)。


3. 讨论
   对纵隔病变患者选择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主要依据气道腔相关标志以及影像学检测结果予以定位完成穿刺操作,但其检测阳性情况可能偏低[3]。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则可运用超声予以直视引导,促使纵隔病变的诊断精准度增加[4]。
   文章数值指标显示出,予以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纵隔恶性病变高于74%,纵隔良性病变处于25%左右,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对纵隔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总体统计数值均比较高。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技术相对熟练,针对同一穿刺条件的纵隔病变,采取以上两种针吸活检方式均能够依据解剖标志实施定位及穿刺,得到较好诊断效果。文中有关样本数据呈现,和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相比,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的组织获取总体统计数值增加。主要是由于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依据超声检测图像,能够参考病灶具体大小及部位针对穿刺针具体长度予以调整,促进穿刺针可最高深度于病灶内予以多次穿刺,进而得到较多组织标本。
   综上所述,为纵隔病变患者采取常规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超声引导之下经由支气管镜实行针吸活检方式均能够得到较高诊断准确性,同时,后者对组织获取情况相对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刘杰,宋健, 等.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对纵隔及肺部病变诊断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6):40-41,90.
[2]叶和江.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单纯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3):20-21.
[3]洪贵平,陈晓炎,周剑平, 等.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0,19(4):397-401.
[4]李晓,潘金兵,马芸, 等.经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钳活检术在纵隔和肺门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2):1066-10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