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苏三山
(浙江萧山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浙江萧山310000)
【摘要】目的:观察联用核心肌群训练、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理疗,给予观察组应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理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情况,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核心肌群训练联用康复理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情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核心肌群训练;康复理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在(38.5±2.5)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3:17,病程时间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1.6)年。
观察组: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在(39.4±2.4)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2:18,病程时间1-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3±0.3)年。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常规理疗,具体流程如下:(1)牵引治疗:将腰椎牵引器在床上固定,患者保持仰卧位,患者用胸带固定后,开始间歇性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调整牵引重量。(2)温热理疗:利用HM202型号磁力温热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椎间盘突出、下肢部位放置磁极板进行温热治疗,每次进行20min,每天进行1次。
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理疗的基础上加用核心肌群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支撑训练:引导患者进行平板支撑、交叉支撑运动。患者保持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床面,将上半身抬起保持直线,使腰背部、腹部肌肉紧绷,头部尽量后仰,前臂与脚趾支撑。交叉支撑时,利用同侧膝盖与对侧手肘进行支撑,确保盆骨稳定性。每次坚持做10个。(2)桥式运动:可以采用拱桥运动、侧桥运动、单腿支撑等方式进行训练。让身体保持“半桥状”,每次坚持10s左右。
1.3效果观察
利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0.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情况,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典型的症状为下肢腰部、腰部疼痛等,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疗法,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引起神经炎症、造成水肿等不良症状产生,部分患者术后会产生疼痛,影响术后恢复效果。临床上,经常采用康复理疗来改善,但是治疗时间长,见效缓慢,不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为此,我们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采用核心肌群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腰部核心肌力,提升患者耐受度和腰椎稳定性。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联用疗法的应用效果,可以促进脊柱功能的改善,缓解腰肌劳损程度,降低病情复发率,预防神经根粘连。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核心肌群训练联用康复理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情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万艳红,董定锋.核心肌群训练结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7):978-980.
[2]周亚,袁慧,郑朝柱, 等.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2):1-3.
[3]刘巧兰,闵少雄,何冰, 等.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3):35-39.
[4]龚剑秋,张芳,司马振奋, 等.基于平均频率变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价值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3):4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