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诗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
【摘要】目的:探析在全血细胞减少中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组纳入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参照组纳入本院同期收入的60例非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均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与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显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且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经诊断增生极度活跃占据1.67%、增生明显活跃占据28.33%、增生活跃占据48.33%、增生减低占据21.67%。结论: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呈现出显著作用。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血细胞减少;临床意义
全血细胞减少实际上是因骨髓造血功能低导致的临床疾病,且全血细胞减少并不属于单一疾病[1-2],大部分是因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进行骨髓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外周血细胞形态等检测,利于诊断正确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使用在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入的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及其60例非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的临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为试验组,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是29:31,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0岁,中位年龄(56.53±3.58)岁;将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非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为参照组,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是28:32,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1岁,中位年龄(57.58±3.25)岁。验证试验组与参照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基础资料,P>0.05,统计学不显示组间数据计算差异。
1.2方法
1.2.1骨髓取材
医务人员在得到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且认可后实施穿刺操作,将胸骨部位或者髂前、髂后作为穿刺点,同时穿刺前需要针对穿刺位置实施常规碘酊及其乙醇消毒,并且以1%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处理,选择0.2mL骨髓液制作涂片,经瑞特-吉萨姆染色之后依据油镜对其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类核算200个有核细胞,外周血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1.2.2血液常规检查
针对入院后患者实施2次及以上血常规相关检查,对其是否满足全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观察,通过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实施血小板、红细胞计数等水平的检测,同时使用显微镜和瑞特染色法对血象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1.2.3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在操作人员获取患者骨髓标本后需要进行快速涂片处理,按照相应比例配置瑞特染液和缓冲液后实施染色处理。在显微镜检查过程中需要灵活使用高倍、低倍、油镜,如使用低倍浏览全片,观察患者巨核细胞情况及其异常大细胞存在情况,之后选择油镜对细胞特征(形态、大小色泽)进行辨认。
1.3 指标数据分析
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 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处理60例非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与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数据,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实施t检验计算,P<0.05,显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对比两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
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对比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显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
2.2 分析试验组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
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经诊断增生极度活跃1例,占据比例为1.67%;增生明显活跃17例,占据比例为28.33%;增生活跃29例,占据比例为48.33%;增生减低13例,占据比例为21.67%。
3 讨论
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全血细胞减少属于难以确诊的一种疾病类似,一般是因具有较多发病因素,发病前不容易确定病因,导致增加诊断难度,不能明确体内骨髓细胞情况,影响治疗效果[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属于通过染色模式对骨髓中有核细胞相对数量、构成比、形态等改变情况进行观察获取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异常改变的一种形态学检查措施[4]。在全血细胞减少检查过程中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前期能够得到患者骨髓和血液样本,基于此实施染色处理,利于对样本有核细胞大小、形态、活动情况等进行观察,能够对骨髓细胞的分布和增生情况进行准确显现,为后期诊断疾病提供依据[5]。
计算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对比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显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
综合以上结论,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可利于准确评估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提升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良哲,陆爱英.骨髓形态学联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意义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64.
[2]罗娟.骨髓细胞学联合WBC、 NAP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6):808-811.
[3]段永亮,谭燕.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40.
[4]张大燕,张桂新.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7):963-964.
[5]梁业玲,欧王玲,陈平熹, 等.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5):156-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