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在确诊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金冬冬 孟凡荣
[导读]

     金冬冬1  孟凡荣2通讯作者
(1宜兴宜安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宜兴 2142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超声科 江苏南京  21000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诊治的病例7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50例,发病年龄11-70岁,平均年龄33.5岁±12.8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
1.2仪器和方法
检查仪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百胜My Lab Twice、GE E8型,常规选择6-12MH的高频探头,穿刺针为一次性5ml注射器配7号针头。
1.3 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准备工作:患者平卧位,颈部区域垫一个枕头,头部轻度后仰,检查时头向对侧偏转,暴露检查区域,沿颈部分区依次探查。
1.3.1超声检查:彩色超声的主要检查指标:淋巴结分布区域、数目及相互关系、纵横比、边界及包膜、内部结构、周围组织情,血流分布及血流密度等;
1.3.2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颈部淋巴结,进行细胞学检查:通过常规超声检查,选定穿刺部位。然后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颌下区淋巴结穿刺,垫高颈垫,增大头部后仰角度;侧颈部区域的淋巴结穿刺,则偏头体位或轻度侧身;常规穿刺部位的消毒、铺单。7号针头的注射器保持负压状态,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病灶,并来回推拉注射器,使注射器针头全程在病灶区域内。穿刺满意后,再保持负压退针。直接在载玻片上进行细胞涂片,现场进行显微镜观察,对于细胞数量不够的病例,再次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穿刺过程中,患者感觉疼痛时,充分安慰患者;穿刺中如果抽出不能血,考虑穿刺经过较大血管,因为血液影响涂片效果,给予按压后,再次穿刺检查。
2.检查结果
1.1一般结果
7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男性22例(30.56%)、女性50例(69.44%),细胞学病理明确诊断为淋巴结结核63例(87.5%),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分型主要有干酪型、增殖型、混合型。另外误诊为坏死型淋巴结炎及反应性增生9例(12.5%)。
本组病例中,超声引导下穿刺,直接抽出寒性脓肿的病例29例(40.3%),干酪型淋巴结结核21例(29.2%),增值型淋巴结结核23例(31.9%),其余为混合型28(38.9%)


1.2细针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
疼痛:在穿刺的过程中,2个儿童感觉疼痛,在父母安慰下,穿刺顺利完成。5名女性感觉疼痛,但是可以忍受,能够良好的配合穿刺,没有影响穿刺过程,取材满意。出血:72例病例无大出血并发症,穿刺进入稍大的静脉2例,因为穿刺抽出凝固血,给予停止穿刺,压迫止血10分钟后,再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效果满意。
1.3 超声引导下穿刺二针及以上的病例15例(20.8%),3例是最大的淋巴结位于颌下区域,无法垂直进针。2例是术中穿刺出凝固血,即穿刺进入稍大的血管,压迫后再次穿刺;另外10例是因为穿刺结果中,细胞数量过少,无法满足病理要求,需要再次穿刺。
3.讨论
经回顾性分析72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例,可以发现,淋巴结结核影像学表现各异,诊断难度大[4],但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可以获取病理学诊断,诊断准确率高达87.5%,对临床治疗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淋巴结结核影像学表现多样,淋巴结大小不等,小的可以仅有数毫米,大的可达35mm以上。同时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病区域广泛,颈部前Ⅴ区均可出现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常常破坏淋巴结包膜,与周围界限不清,周边组织出现炎性反应,造成病变区域呈混合类型的淋巴结结核表现,使临床诊断困难[5-6]。大部分病例常常长期按照炎性病变进行治疗,最后迁延不愈,增加治疗难度。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7]。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发现,穿刺细胞学检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诊,误诊率12.5%。主要原因是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破坏,呈现非典型特征的坏死组织,最后导致误诊。
在穿刺的过程中,穿刺后及时进行显微镜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减少穿刺针数,同时提供诊断率,本研究中有10例患者经过再次穿刺后,获得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确诊颈部淋巴结结核,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7[R].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2017:12-14. http://www.who.int/tb/publications/global_report/en/.
[2].梁萍,郭倩茹,等.1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声像图的结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7,10(15):165-166.
[3]孟军,杨高怡,张文智,等.超声造影引导颈部淋巴结结核穿刺活检与组织病理学的对比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2):107-109.
[4] .Ryu KH, Lee KH, Ryu J, et al. Cervical Lymph Nod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or Ultrasound of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A Pilot Study[J]. AJR Am J Roentgenol, 2016, 206(6): 1286-1291.
[5] . Machado MR, Tavares MR, Buchpiguel CA, et al.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in Thyroid Cancer[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156(2): 263-271.
[6] .杨高怡,张文智,徐栋.浅表淋巴结疾病超声诊断[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9:19-43,59-291.
[7] .Petrova TV, Koh GY.Organ-specific lymphatic  vasculature: From development to  pathophysiology[J]. Exp Med, 2018, 215(1):3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