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及临床症状控制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       何伊州          
[导读] 探究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有效性以及临床控制率情况


                  何伊州
     (湖北省鄂州市优抚医院按摩室;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有效性以及临床控制率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9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动态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45例,采取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45例,采取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患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率、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颈椎数字疼痛量表(NPRS)、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TMFV、PSV、RI、PI)。结果:观察组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病患者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度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NPRS、NPQ、NDI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病患者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小于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而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与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确切。
【关键词】:运动疗法;推拿;颈椎病;治疗效果;有效性;临床症状控制率;颈椎疼痛;血流动力学指标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法治疗该疾病,中医主要通过针灸、推拿、贴剂治疗,而西医主要采取药物、手术、理疗等方式治疗,单纯的采用某一种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中将中医推拿和运动疗法相结合,以探究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按照动态随机法分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采取运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每组45例。90例颈椎病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患者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而且治疗期间不进行其他影响治疗效果的治疗。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颈椎病、颈椎骨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哺乳期女性或骨质疏松患者。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19例;年龄范围:19~57岁,平均:41.6±3.0岁;
   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25例、20例;年龄范围:18~56岁,平均:41.7±3.2岁;
   对2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治疗[2-3]:(1)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阻力不同的弹力带,被动的拉伸患者颈椎,患者处于直立位,将弹力带一端缠绕于耳朵上方,另一端系在固定物上,分别展开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被动拉至最大角度,并稍微停留1min后,缓慢返回原位,每个动作均停留1min[4]。(2)颈椎关节活动度训练  左右侧转、左右侧屈、仰头低头、每个动作均缓慢进行进行至无症状最大范围,每天1次,每次20min。(3)颈部肌力训练  手臂与颈部用力较劲,进行等长收缩。头部手部较劲,使得颈部伸缩肌群进行等长收缩,每天10s,休息10s,一天10次[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推拿治疗,具体为:患者取坐位,告知患者尽可能的放松颈部、背部,推拿医师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进行轻柔的按压,部位为足少阳胆经和督脉,进行磙法、拿法、一指禅推法放松患者的颈肌,点按患者天宗、肩井、风池穴,使用触条索状物进行弹拨法5~10次,患肢实施拿法、磙法,按揉合谷、曲池穴,最后在患者肩背部实施擦法,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3周[6-7]。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上述两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率,另外比较2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颈椎数字疼痛量表(NPRS)、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血流动力学指标:TMFV(血流平均流速)、PSV(收缩期峰值流速)、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面消失,患者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100%-无效率。颈椎数字疼痛量表(NPRS)评分方法: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严重。颈痛量表(NPQ)评分标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颈椎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对比2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率    观察组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与颈椎疼痛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病患者的NPRS、NPQ、NDI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见表3)。


3讨论
   颈椎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并出现乏力、恶心、头晕、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增大、电脑与手机的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升高[8-9]。
   颈椎病属于中医眩晕、痹症、颈肩疼痛范畴,患者主要病理机制为颈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亏、经络受阻导致患者出现头部、颈部等临床症状。中医治疗时主要遵循舒经活络、通经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10-11]。推拿治疗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调节颈部微循环[12-13]。另外推拿方式能够调节患者颈椎神经功能,并促进患者颈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症状,并促进脊髓功能尽快恢复。将中医推拿与运动疗法联合,能够促使治疗效果叠加,临床疗效更佳[14-15]。
   观察组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NPRS、NPQ、NDI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病患者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度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颈椎功能各项评分、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综上,运动疗法联合中医推拿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提升临床症状控制率,调节患者的颈椎功能,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并降低患者颈椎病疼痛感,提升患者颈椎活动度。
参考文献:
[1]潘志华.正骨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236-237.
[2]王乃针,陈昕,卢惠苹, 等.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24):173-175.
[3]卢惠苹,王乃针,宋林, 等.悬吊运动疗法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2):171-174.
[4]Trofa D P , Obana K K , Herndon C L , et al. The Evidence for Common Nonsurgical Modalities in Sports Medicine, Part 1: Kinesio Tape, Sports Massag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J]. JAAOS Global Research and Reviews, 2020, 4(1):19-20.
[5]叶杨,赖庆钟,魏威.耳穴疗法结合颈椎肌肉锻炼器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9):762-764.
[6]胡泊.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5):700-701.
[7]罗恒超.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9,40(1):99-100.
[8]黄义专,王传恩.Myoton-3在颈椎病防治中的临床干预研究[J].四川医学,2020,41(2):132-137.
[9]Hadianti D N , Sriwenda D . The Effectiveness of Postpartum Exercise and Oxytocin Massage on Uterus Involution[J].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9, 09(3):231-238.
[10]江永桂.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9,41(10):1555-1558.
[11]林兆辉.运动疗法配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9):74-75。
[12]丁灿群.推拿结合下颈段抗阻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3):41-42.
[13]谭秋翔.推拿配合运动疗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111-112.
[14]彭科军.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18,39(4):494-495.
[15]陈娟,宋卫红.运动结合经穴推拿对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